不少的人脸色难看,脚步匆匆的出县城,想第一时间回村里通知人。
商讨应付的办法。
颜芊芊回了颜府后,便把与钟县令的谈话抛诸脑后。
回了院子一心扑到画图纸上,规划外城的建设方案。
如今天暖和了,建外城的计划是时候要提上日程了!
一开始她想的是住宅区一片,商业区一片,如此也好管理,也方便聚集人流。
但实际上,外城是围着原来的柳县建的。
从东走到西,有点距离,围着外城走一圈下来,要去掉半天的时间。
哪怕是横穿内城,距离也不短!
比如一个人进入外城,要走到正对面的一边逛街或买所需物品。
那要花费不少时间!
不是每个进县城的人都有马车的。
由此,她改了方案。
第一种,便是建多个商业区,比如像市集一般,分东市西市。
住宅区交叉在商业区中。
可如此做,也有缺点。
一是扰民问题,商业区来往的人多,各种声音加在一起,嘈杂。
影响人休息,若有学子要在家温书,也会被吵到。
二是来往的人很杂,三教九流,不好管理。
犯事的人走到商业区逛一圈,人就找不到了。
这可比不得现代,还有监控这种东西。
第二种方案,是直接把外城建成两条街。
第一条街沿着外城建一圈,街两边都是铺子,作为一条商业街。
另一边的铺子后面种一圈长不高的果树,比如芒果树等。
作为绿化带,稍微能隔绝些噪音。
绿化带对面是住宅,可出租可卖,中间隔着街道。
原来的柳县只有东城门和西城门,显然不够,再打通南北的城门。
如此内城与外城便畅通许多。
每隔三四十个铺子,就建一条商业街跟住宅街的巷子。
以巷子为起始点,区分一街二街,以此类推。
每个宅子铺子都挂上门牌号,如此要找人找铺子也方便。
如此规划,给人感觉方方正正,又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