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坚固程度还是火炮数量均要比大明水师一般的战船强上许多。
一般明军水师的战船上,最多也只有七八门大型火炮。
而郑芝龙新打造的一批战船上,足足有二十四门红夷大炮。
郑芝龙是商人出身,两广总督熊文灿的招安之情,他并不在乎。
可是儿子跟随神武皇帝,现在已经封侯,以后极有可能是大明庞大海军的真正首领。
因此,郑芝龙对神武皇帝的命令,不敢有丝毫违抗。
还有广东佛山的那些铁厂,基本都是郑家的重要产地,若是有失,将会对其有大大影响。
最重要的是,英国佬太不懂规矩了,想来大明做生意,你不来福建拜码头,也不买郑氏令旗。
居然跑广东强行做生意,不知道整个东南亚海域谁是老大吗?
郑芝龙决定好好教训一下这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蛮夷。
听说只有六艘船,有些低估了这些英国佬,这次出来并没有把自己的主力战船带来。
没带主力,并不意味着他郑芝龙不能收拾这群英国佬。
荷兰马车夫都不怕,难道还干不过几艘英国战舰?
郑芝龙,河南固始人,十七岁时因家庭生计艰难,和弟弟去澳门和舅舅混。
去过马尼拉、日本等地,并学会了卢西塔语、日语和葡萄牙文。
郑芝龙凭借着超强的能力,在短短几年内就积攒了大量的财富和人脉。
特别在他追随的富商李旦死后,势力更是暴涨。
因为没有妻室子女的李旦,死后将自己在台湾的产业和事业都赠给了郑芝龙。
天启七年,闽南发生严重旱灾,遍野赤土。
郑芝龙招抚了泉州数万饥民到台湾拓垦,那时,郑芝龙已经有七百艘船。
实力大增的郑芝龙觉得有必要找个大靠山。
因为大明当时实行海禁,不方便他做生意。
于是郑芝龙喊出口号,表示以“剪除夷寇、剿平诸盗”为己任。
恰巧当时福建巡抚熊文灿想要招抚郑芝龙,双方一拍即合。
朝廷诏授郑芝龙为海防游击,任“五虎游击将军”。
命令他仍率领原部人马,守备大明沿海以防海盗倭寇和荷兰人进攻,福建巡抚熊文灿也升任了两广总督。
被招抚后,郑芝龙离开了他多年经营的海上根据地台湾,移师坐镇闽海。
这个时候,郑芝龙已经有部众三万余人,船只千余艘,经过多次围剿海盗和打击西方势力后,他已经官升总兵。
郑芝龙接到神武皇帝命令后,二话不说,带着五十艘战船赶往了广州湾。
郑芝龙拿起望远镜虎门方向看去,只见在珠江外面还有英国的舰船巡逻。
而在亚娘鞋炮台上则是冒着浓烟,火炮已经看不到了。
郑芝龙将望远镜随手交给一旁的卫兵,而此时在郑芝龙旁边的郑芝豹也放下了望远镜,说道:
“大哥,下令吧,干掉这帮英国佬!”
郑芝龙摇了摇头道:
“不急,我看英国佬的战船不小,上面的火炮也挺大的,不可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