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一个足以震惊朝野的好消息!
消息一出,东京好多人都震惊了。皇帝今年三十二岁,后宫方有妃嫔有孕。许多大臣觉得皇帝的身体有毛病,建议他领养宗室的孩子,大有“你生不出来,就过继孩子”的意思。
可是萧靖不愿意,他又不是不能生,为什么要别人的孩子?
便是那个过继来的“好孩子”,继承了仁宗的家产,却没有善待仁宗的女儿们。公主们被赶到闲宫,只为把宫殿腾给新皇的子女。
做人哪里有这样的?此事若在乡里,定要被乡亲戳脊梁骨。
“朕已经收养了好几个男孩。”萧靖对着大臣们说,“后宫不缺男丁。”
图图不是人?宝信奴不是人?
大臣们愕然,他们分明不是这个意思。
有人建议皇帝广纳后宫,只有张氏妃嫔一个太少了。萧靖一句话怼过去:“朕看民间好多男子无法娶妻,朕怎可一人独霸那么多娘子呢?”
大臣们:“……”
说得好有道理,竟然无法反驳。
皇帝他不肯收养养子,又不肯增加后宫的妃嫔,着实令人难以理解。好在今年,张婕妤,不,张昭仪有孕。
有孕的消息给了许多人大大的希望。
登闻鼓院判官的张尧佐是一个六品官,这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相当于后世的首都□□办主任,在萧靖看来,这官职走出去不算小了。
张尧佐是张嫣原身的大伯父,是参加过科举的读书人。张嫣有两个伯父,一个叫张尧佐、一个叫张尧卿,她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张化基。
家里那么多男丁,怎么叫小姑娘八岁那年入宫为奴呢?
他们觉得她没了爹,是个大包袱,谁都不想养她呗。
张尧佐当年拒绝抚养侄女,他没想到这个侄女竟然有这样的运道。最初皇宫里出了一个清河郡君,说她祖籍是清河张氏的人,张家人还以为是宗族里哪个亲戚。
谁知一查,清河郡君是他们家的,她是张尧封的次女。
张尧佐当时在同州当知州,消息传到他那儿,他整个人都傻眼了。他压下慌乱的情绪,好好当官,他的政绩不错,回京述职的时候被提拔为六品的登闻鼓院判官。
从地方到京官,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张尧佐有些不自信,他不知道是不是后宫里的张娘子使了力气。他不敢确定这个侄女会不会记仇,记恨当日他拒绝抚养她。
可要是他养了她一场,她在外面哪里有机会结识皇帝?
如此一想,张尧佐心安多了。他认为自己拒绝抚养侄女没有错,不然她会错过命里的大运气。他指使侄子张化基准备礼物,要送给皇宫里的张娘子。只要张娘子念着他的好处,有扶持的机会定会想到他。
最开始的时候,张嫣只是郡君,她以“地位低微”为由拒绝了张家的礼物。张尧佐有些不安的同时,心想侄女说得有道理。
她虽然攀上皇帝,也不过是一个无品的郡君。
无品的妃嫔如何收受礼物?
随着张嫣“救驾有功”,被升为正三品婕妤,想要攀上她的人更多了。张嫣这回没有拒绝张尧佐的示好,她召见了原身的母亲曹氏,给母亲一笔钱,让她好好照顾家人。
当年曹氏卖女儿入宫,属实无奈之举。张嫣对于这个决策没有抱怨,家里穷得饭都吃不起,不入宫等着母女一块儿吊死?
生父张尧封除了有温成皇后这个女儿,还有好几个庶女。对于不熟悉妹妹们,张嫣没有提出见面,因为她感受到曹氏的暗示:你在宫里忙活,要不要你的妹妹或者侄女进来为你分忧?
这个“分忧”的内涵十分丰富,张嫣一听就懂了。
她致信给张尧佐,提出两点要求:一、必须照顾好她的姐妹,给她们找好门户嫁人;二、家里男丁认真读书,考科举,日后为她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