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选也是中途改变了多次,才最终敲定了,关乎夏国经济命脉,务必慎重。
赵胜最终选择了外戚,他让白慕瑶的舅舅苏议潮担任司农卿。
当初,赵胜建议苏贵妃给其娘家写信,邀请亲戚来夏国生活。
苏家收到信后,内部产生分歧,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搬到夏国。
苏贵妃的弟弟,也就是白慕瑶的舅舅苏议潮没有犹豫,他第一个投奔夏国。
此刻,苏议潮得到夏王重用,算是当初果断投奔得到了回报。
当然,苏议潮天生过目不忘、精于数术,完全有能力胜任夏国司农卿重任。
廷尉卿,主管夏国司法审判,执掌刑狱和修订律法相关重任。
赵胜在夏国境内举办了司法考试,亲自选拔司法人才,组建完备司法体系。
在夏国司法考试之中,有一位名叫“陈鉴之”的人脱颖而出,得到夏王赏识。
此人本是一位大才,奈何未遇到明主,蹉跎半生,直到遇见赵胜一飞冲天。
陈鉴之是司法考试第一名,他受命成为夏国的廷尉卿,足以服众。
除了太常卿、司农卿、廷尉卿之外,都是熟悉的面孔,也最适合各自岗位。
光禄勋,负责守卫宫殿,由巾帼军左卫将军花月担任,与其原本职责一致。
卫尉卿,负责王宫防务,由巾帼军右卫将军云瑶担任,与其原本职责一致。
执金吾,负责都城防务,由铁马关守将彭虎担任,他是最早追随赵胜的嫡系。
太仆卿,执掌车舆和马政,由御兽大师韩应星担任。
考工卿,执掌铸器与锻造,由铸剑大师欧阳鑫担任。
少府卿,执掌炼丹与医药,由丹道大师左洪担任。
三大宗师肯出任九卿官职,是赵胜全力争取的成果。
至此,夏国朝廷的官职体系建立。
接着,该建立地方的官职体系了。
首先,赵胜对原来的北方六郡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深入改动。
最大的变化是赵胜把北六郡改为了六州,变成了州郡县三阶体系。
六郡由西向东,依次改名为州,其最高长官为刺史。
旧时名称为:朔北郡,洪川郡,丰谷郡,沃野郡,柔玄郡,抚远郡。
新的名称为:朔州,洪州,丰州,沃州,柔州,抚州。
其中,每州下辖五郡,每郡下辖五县。
赵胜的目的在于打破旧的势力体系,加强夏国朝廷的掌控力。
六州刺史、三十郡太守、一百五十县令全部都是选贤任能,不作赘述。
,!
赵胜心里清楚,实际上夏国的东方三州毁于战乱,想要重建困难重重。
东方的沃州,柔州,抚州虽然任命了地方官员,但是基本上为光杆状态。
为了加快夏国东三州的建设速度,需要有特别的安排。
赵胜深思熟虑之后,决定要在夏国东部建立一座陪都。
这座东都以位于夏国中心位置的丰州主城为基础,扩充数倍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