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非专业人士的张守全,和超凡研究联盟的汉森一样,选择静静地在一旁看着众人的忙碌不干扰。
【确认着陆地点——奥林匹斯山】
【具体坐标为北纬18。65度,东经226。2度】
【正在校准位置】
【正在检查缓冲装置】
【检查完毕,准备脱离火星轨道】
在一连串的播报声以及载人飞行器上几位宇航员准备完毕的答复声中。
载人飞行器在BNULM指挥中心的指挥下正式开始着陆。
在几次微调之后,载人飞行器以4。8千米每秒的速度正式突入火星大气层。
火星周围也笼罩着大气层,与地球大气层相似。火星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其次是氮、氩,此外还有少量的氧和水蒸气。
与空气摩擦的阻力,在载人飞行器的隔热盾外围带来大量的火光与热量。
不过火星大气的密度不到地球大气的百分之一。
这让摩擦生热的过程并不激烈。
这也让载人飞行器动能转化为内能的部分并不多,以至于其下降的速度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太多。
眼看着就要坠落在火星地表。
但还好这一切都在BNULM指挥中心的预料之中。
这方面的因素早在考虑之中。
只要在抵达合适位置之后陆续开始其他的缓冲手段即可。
只不过在顶着几分钟延迟的通讯之下,BNULM指挥中心自然做不到实时指挥载人飞行器用时并不长的着陆过程。
一切,主要看载人飞行器上几位优秀宇航员以及智脑系统的操作了。
很快。
BNULM方面收到了陆续几条信息。
【动力系统已打开,正在反向给予推动力】
【速度正在降低】
【达到预定高度】
【释放减速伞,抛却隔热盾】
【准备着陆,反冲火箭启动】
【起落架打开,减速伞分离】
【悬停避障,确认无误】
【着陆完成!】
“载人飞行器,这里是BNULN指挥中心,请汇报你们的情况。”
作为最高负责人的加里·霍尔几乎是立马就向着火星方面发出问询。
在一阵压抑着激动心情的等待中。
载人飞行器方面的回复在几分钟之后传来:
【已经安全着陆,奇伢·威贝纳、迪特·容、乔万尼·加布里埃利、孙洪成四人皆未出现伤亡,正在检查载人飞行器各方面结构是否出现受损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