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把握能让张异死,胡惟庸觉不介意去踩两脚。
可他也明白,张异很难动,至少这一次,他不会挑头。
“既然都不喜欢皇帝,换一个就好……”
在四下无人的时候,胡惟庸默默说道。
这话若是被人听见,恐怕会掀起轩然大波。
他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说着说着,胡惟庸的声音越发低沉。
“左右本相都不亏……”
胡惟庸说完,转身进入中书省。
……
“外界的反馈如何?”
报社,周通奉命,亲自将一份情报送到张异这里。
张异看了看,不由哑然失笑。
汪广洋和胡惟庸联手,对那篇采访找皇帝要个说法?
这大概也在张异的预料之中。
这世界上绝不会缺乏聪明人,但每个人的眼界也会影响智商的发挥。
所谓见多识广,类似汪广洋这种人,
他们也许可以因为见识所限而在某些事上判断失误,可他们一旦见证了一些东西,自然也会领悟背后的意义。
张异在办报纸的时候,就让皇帝控制媒体的数量。
他控制的不是利润,而是话语权。
媒体就是话语权,而且在古代,这种情况还没有那么严重。
等到真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生产力开始发展的时候。
加上简体字推广,文盲率下降。
纸媒在未来,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那时候的纸媒,才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张异明白媒体的重要性,自然要跟老朱要了限制。
听说胡惟庸想要办报纸,张异首先笑了,这家伙是识货的……
而面对在皇帝拒绝之后,可能要面临的风暴,张异也没有多在意。
他真正在意的,反而是报纸的反馈。
张异可没本事观察到外地那些百姓的反应。
“报纸被送回北方,卖疯了!
扬州府一份报纸,已经涨到三文钱,第三期记载着陛下的采访,被人炒到五十文钱了……”
五十倍的利润?
张异听到这价格,也不由咋舌,这些人是真敢卖呀……
虽然财帛动人心,可张异却没有多少妒忌之心。
炒作就是最好的流量,有扬州府的商人在前,后边报纸的销量肯定会迎来一波大涨。
周通给张异传了消息,闲话几句回去复命了。
张异赶紧让陈珂过来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