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罢兵言和
秦国的咸阳城内,卫鞅的弟子韩非正满脸踌躇的坐在卫鞅的下首。
他的先生卫鞅正在处理公务,他正在看自己先生卫鞅处理过的一些卷宗。
若是之前能够拥有这样的机会,定然是欢欣之至的。
然而现如今,秦国与魏韩两国交兵日久,韩国似乎岌岌可危,他的内心担忧至极,但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他又只能强行忍耐。
仿佛是看出了韩非的心不在焉,卫鞅心底早已知道他为什么会如此,但是却故作不知的问道:“非楚有何心事,如此心不在焉?”
伴随着卫鞅的话音落下,韩非本能地抬头看了一眼卫鞅,随即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卫鞅的面前说道:“弟子有一事不明,还望先生替弟子解惑。”
卫鞅闻言之后放下了手中的案牍,偏头看了一眼韩非之后,十分郑重的点头说道:“有什么问题尽管直说,为师一定倾囊相授。”
韩非起身来到卫鞅的面前,而后十分恭敬的跪地向着他叩首道:“弟子并非秦人,但是如今却拜秦相为师,并无一物回馈秦国,却蒙受秦国资助学业。
如果本国与秦国交战,弟子却是不知该如何自处!”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卫鞅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随即沉默了半响之后说道:“为师乃是卫国人,蒙受秦王看重,以秦国上卿之位相待,于公于忠,为师也该为秦王效力。
但如果秦国与卫国交战,那卫国乃是为师的父母之国,为师确实不忍与卫国为敌。
故而,秦魏如果交战,为师只能够两不相帮。”
卫鞅话音落下之后,便若有所思的盯着韩非看了一眼,随即又将注意力放在了眼前的案牍之上。
韩非闻言,却是悄悄将自己的头颅低下。
他与卫鞅不同,在韩国时,虽然不是韩王最重视的子嗣,但是他与韩王也有些一定的父子亲情存在。
卫鞅可以轻易的割舍卫国,但是韩非却并不能够轻易的割舍韩国。
故而就在卫鞅向他提及两不相帮的时候,他的内心忍不住开始颤抖。
他深深的低着自己的头颅,不敢抬头去看卫鞅。
师恩如山,血脉亲情却如日月星辰,恒古不变。
恭恭敬敬的向着卫鞅叩首一拜,并没有开口说任何的话。
卫鞅此时正忙于公务,也没有多想,随即向着他摆了摆手,示意他自己下去多加考虑一下。
韩非缓步走出了丞相府邸,此时的他满心的愧疚,每向前迈出一步,自己的良心便深深的谴责自己三分。
秦国待他不薄,最好的资源,最优秀的名师。
他虽然出身韩国,但是秦国却给了他一个比普通秦人更好的教育环境。
虽然只是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但是他在秦国所学到的东西却是非常的多。
而他得到的东西越多,在做下这一个决定之后,良心所遭受的谴责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