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看上去还非常年幼,但是文治已经妥妥的达到了100点,想来用不了多久,秦国的朝堂之上便又要多上一位王佐之才。
晚膳快要结束之后,秦牧突然开口向着一旁的荀彧问道:“彧儿,而且你的年龄也是不小了,也是时候为父王分忧一二,不知朝堂六部,你想要去哪一部为官呀?”
伴随着秦牧的话音落下,原本坐在角落一句话也不说的荀彧身形微顿,他偏头看了一眼坐在上首的秦牧,然后缓缓开口说道:“父王,儿臣想要前往巴蜀之地为官。”
秦牧闻言之后眉头微皱,随即缓缓开口问道:“巴蜀地处偏远,气候与中原诸地大有不同,你身子骨向来文弱,若是前往巴蜀……”
没有等他的话音落下,荀彧便恭恭敬敬地起身跪到在秦牧的面前道:“六年以来,我秦国与天下诸国相安无事,但是父王却一直在积蓄着我秦国的国力,想必要不了多久,只待天下有变,便是我秦国东征列国之时。
巴蜀之地乃是我秦国的大后方,经过李靖将军的多年治理,早已经稳如泰山。
巴蜀之民也大多归化,李靖将军虽然功不可没,现如今的巴蜀已经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像是李靖将军这样的大将,又怎么能够一直坐镇后方呢?”
他话音落下之后,随即便匍匐在地道:“儿臣愿意代替李靖将军坐镇后方粮仓。”
秦牧见状之后,急忙上前将他从地上拉了起来,随即开口说道:“巴蜀之地,事关重大,要是冒然将整个巴蜀交给你去治理,恐怕会引起一些臣子的不满。
所以你如果当真有心前往巴蜀为官,恐怕便需要从小吏开始作起,等到李靖将军觉得能够将巴蜀托付给你之后,寡人才能够放心的将巴蜀交给你去治理。”
荀彧闻言之后,当即十分郑重的磕头道:“儿臣领命。”
等到宴会结束,荀彧起身离开之时,呈祥却是突然追了出去。
秦牧与秦王后彼此对视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眸中看出了一抹复杂的神色。
呈祥与卫鞅关系亲近,但同样与荀彧这位义兄之间的关系也是密切。
而今荀彧将要离开咸阳前往巴蜀,秦国王宫之中,能够时常与呈祥见面的少年也就只剩下了秦昊。
而秦昊又是一个武痴,除了每天向秦王后请安之外,便只有听秦牧讲故事的时候方才会停下来。
他大多数时间都在修习武功,根本没有时间与呈祥作伴。
看着步履匆匆远去的呈祥,秦王后却是突然开口说道:“若是政儿回来了,便该让他拜丞相为师,今后也能够有时间多陪陪呈祥,也算是给呈祥找了一个伴儿……”
伴随着秦王后的话音落下,秦牧的身形顿时为之一顿,随即微微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下来。
他有两个儿子,嫡长子秦昊并不想要继承他的王位,他也就只有秦政这一个继承人可以选择。
如果秦政将来真的要成为秦国的王,让他跟随卫鞅学习法家之学,倒也是极好。
咸阳城内已经对秦政的未来做出了规划,但是远在犬戎王城的秦政,此时此刻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将来会成为秦国的王。
最近的他有些苦恼,喜好习武的他并没有习武的天赋。
明明很讨厌法正这个人,但是最近又偏偏迷上了他讲授的课程,并且他还十分期待法正承诺过的《商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