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感到意外的是。
县丞见此情形,竟爆发出深深血气,仅一瞬,便飞快跨过数十步,来到姜饱饭面前,扶住了这农家老汉的双手,面带笑容道:
“按我大卫的规矩,您身为乡三老,见我,无需跪拜。”
姜饱饭愕然:
“我何时成了三老?”
县丞哈哈一笑,奉承道:
“从今日起,您就是了。”
说着。
他挥了挥手。
二名衙役从包裹中取出一份文书,上面明晃晃盖着县令的印章,任命“平寿县籍姜饱饭”为陈盛乡乡三老。
登时。
全乡近两千多人,纷纷咋咋呼呼起来。
陈氏三四百口人想不明白,自家老头虽已病入膏肓,但还没死,为何失了乡官一职?
盛家八九百口人,也几乎全数在场,更是闹腾了起来,明明自家麒麟儿“盛耀武”成了青州百将,为什么乡三老的职位,落到了人丁单薄的姜姓手里?
寥寥数十姜姓人家,也一脸茫然。
直到此时。
姜饱饭手捧着文书,仍是一脸懵逼,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不过是一名平平无奇的庄稼汉,何德何能成了新任的乡三老?
然后。
一个大胆的想法,猛然闪过姜饱饭的脑海,惊讶道:“莫不是我那侄儿,姜尘,又弄出了什么动静?”
县丞含笑点头,并摆了摆手。
二名身穿青甲的骑兵翻身下马,从夹袋中取出一份深红色的帛书,瓮声瓮气道:
“恭喜您,您的族侄姜尘,随征西军东征西讨,立下大功,得封青州五百主,秩比正七品!”
此言一出,犹如热水泼进了油锅之中,登时便炸得陈盛乡沸反盈天,惊呼声不断。
大卫从混乱的三国时代走来,武卒与将帅们拥有着极大的权力与地位,故以武立国。
武官品级普遍虚高,文官则位卑权重。
县令若是兼职县尉,为正六品。
但若是某位县令,不具备兼职县尉的强悍武力,手无缚鸡之力,纵使拥有治理地方的贤才,那往往也不过是县尉的附庸,仅有七品。
大卫武朝亦有着潜规则,若文官未能晋升任意序列的武卒,无论拥有何等才智,终其一生,止步于正七品。
换而言之。
青州五百主,虽实际权力有所不如,但在明面上的地位,已然同部分县令平起平坐!
事实上。
这也是盛忠贤宁可变卖族产,耗费二万两白银,也要将自家族人盛耀武,抬举成五百主的真正原因。
武职的分量,太重了!
仅仅是“姜尘升任五百主”这几个字,便足以使得县丞亲自下乡,为不识文字的庄稼汉姜饱饭,送上“乡三老”一职。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突然,人群之中,忽有人纵声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