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盏茶后。
一老一少,快步奔下北蛟山。
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数千丈高山,对于凡人来说,须三四天光景,才能缓步下山。
但对于姜尘与张百岁,纵使是陡峭悬崖,也如履平地。
只千余次呼吸的功夫。
二人便奔赴下山,然后奔至坠龙崖所在山峰。
“姜千夫长和老屯长回来了!”
一声惊呼。
临时营地内,二千青州士卒,皆抬起头,目光齐刷刷落在姜尘身上。
不过,当众多士卒观察到二人进入时的先后姿态时,眼眸不由显露出些许困难不解。
姜尘在先,张百岁在侧。
这一小小的细节,往往象征着军队的纪律、尊卑、秩序。
二人行走时的主次,发生了改变,自然引得众多士卒注目。
毕竟。
在过往的很长一段时间,姜尘几乎都是追随着师长张百岁的脚步,亦步亦趋,颇似孔子颜回之事。
曲阜授业时,颜回曾恭谨对孔子说道:
“老师慢步走,我也慢步走;老师急趋,我也急趋;老师驰跑而去,我也快跑在后追着;但是老师如果一溜烟地飞奔,那我只好眼巴巴地远远落在后面了!”
孔子愕然问道: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颜回回答道:
“夫子步亦步,是说您谈话,我也谈话;夫子趋亦趋,是说您同人争论,我也同人争论;夫子弛亦驰,是说您阐述古圣先贤之道,我也阐述古圣先贤之道。可是,夫子飞奔绝尘远去,您有时根本不用开口,而人们却都信服您,这一点我无法学习,只好落在后头了!”
慢步、急趋、驰跑与飞奔的本质,是困难程度的高低。
在绝大多数士卒眼中,姜尘往往同张百岁一同行事,遇上一些困难程度尚且能跟得上。
但是——
他虽潜力无穷,也有狩杀凶兽的战绩,但就目前而言,仍是荒野猎户。
在关键时刻,真正能靠得住的人,还得是身为青州斗将的张百岁。
国都发生的异变,二千青州士卒也隐隐有所察觉,感到大事不妙。
所以,在这危急关头,他们心中更愿意将自己的性命,交托给张百岁。
“所以……”
“现在。”
“我来改变这一点!”
“唯有你们这二千人,彻底臣服于我,我才能充分借助你们的阳气,送楼兰五狼将,冥土往生!”
姜尘踏前三步,走至营地中央,沉默着一言不发,然后以天眼环顾四周,无比自然地显露出一种高高在上、俯视苍生的威重气势!
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