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尘笑了笑,转过身,就往太香庭踏步走去。
……
太香庭内。
大将军卫煊端坐于王座之上,豪笑一声:
“区区一座药园,当然作数。”
“本王在青州七郡共计三十六县,皆有药园,你是平寿县人,那此县药园,赠予你便是。”
“多谢大将军。”
姜尘拱手致谢,也随口询问了一声:
“青州军进入西域已有将近半年,麾下士卒皆有思乡之意,不知青州军,何时班师回朝?”
卫煊同张百岁年龄相仿,性格也有些相似,自然也十分喜爱姜尘这类年轻有为的将星,微笑开口道:
“按照班尉出发的时间计算,应该已经带着百余份书信及奏疏,过了玉门关,至多十日光景,就可抵达玉京城。”
“到那时,京城的成精飞鸽,就可出动,先将一些非正式简讯传至楼兰,吾等青州军,就可动身了。”
姜尘了然。
飞鸽所携带的短讯,不但装载文字有限,价格高昂,且极有可能被敌人截获,所以,大卫武朝仅仅将其视为谍探手段,更官方一些的奏疏、谕旨,皆以快马运输。
更何况。
若是让成精飞鸽携带皇帝谕旨,送至各州各军,过于平凡,必定大大削弱帝王的威严。
恰在此时。
一名传令兵急匆匆奔来,手里捧着一只状若雄鹰的飞鸽,疾声道:“大将军,凉州发来急讯!”
姜尘向来识趣,抱拳道:
“末将就不叨扰大将军了,先行告退。”
然而,卫煊却摆了摆手:
“你既是我青州第十八营校尉,自然也是青州军的一份子,些许情报,又有什么避嫌的必要。”
闻听此言。
姜尘也不由心中感慨。
过去是千夫长时,关于“皇帝病了”这一重要情报,总是遮遮掩掩,但成了校尉以后,这些秘密,也就不是秘密了。
一念及此。
姜尘点头称是,留了下来。
卫煊伸手从成精飞鸽的爪踝处,快速取下一截细长竹筒,内里卷着一张蔡侯纸。
乃是班尉所写:
“凉州敦煌郡,效谷县长王干炬起兵造反,臣心有不祥,故寻得凉州飞鸽传书而来,还请大将军定夺。”
当看到“王干炬”三个字的时候,姜尘心中一紧,立即想起了此人所代表的身份。
乱世第一因!
难不成,本该十年后爆发的乱世,要提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