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心里想的是:断案判案,基本上就是一地长官的主要权力。
如果真当上,手里就握有大量权力,虽然不是官,但这比官更厉害啊。
大量读书人开始恶补刑律。
原本科举时也要考刑律,不过并不是重点内容,与四书五经相比差距甚远。
所以,大多数读书人都是稍微涉猎。
但,有一类人却更具有优势——讼师。
所谓讼师其实与律师差不多,原因是古代断案时,门道众多,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规矩,寻常人进去,容易挨打不说,状纸也未必受理。
讼师就是专门帮助他们打官司的。
不过,民间称其为讼棍。
原因就是讼师收费极高,他们就以为有钱人帮闲过活。
偶尔有讼师愿意为民出力,那也只是偶然为之,但很可能砸了自己饭碗——
你帮着穷人打压有钱人,谁还会愿意找你呢?除了那些穷人。
穷人又不可能养活讼师。
这公文发下去,到东城区,便落到有心人眼里,他急忙跑去寻找宋先生。
东城区靠北边城墙的贫民区,一户门板漏风的小院前,那人推开门,大声喊道:“宋先生,宋先生!”
院子里狭小,堆着劈柴、木凳子、破旧的烂桌子。
各种工具挨着墙排好。
院子里一棵枣树,也不知道多少时间没有打扫过,树叶堆积一地。
那人脚步轻快进堂屋。
堂屋里酒气冲天,一个人躺地上睡着。
那人三十多岁,胡子拉碴,衣服也很烂,补丁摞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