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如果要找一个能够有效影响欧陆国家,但自身又不是欧陆国家的国家,那么就只有英国这个选择了。
所以,朱少铭当然是很看重贝蒂的,什么?你说你们不是已经有阿尔弗雷德了吗?以朱少铭对自己那位挚友的了解,战争结束之后,阿尔弗雷德卸甲归田的可能性更大,他到时候大概是不愿意主动再牵扯进这样的事情当中,何况朱少铭又不是黑心资本家,哪能让奈杰尔真的一辈子这样996下去呀。
所以,贝蒂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是谁想到他居然得了急性白血病。
朱少铭的印象当中贝蒂显然是没有得这个病的,虽然他想不起来这家伙历史上是哪一年死的了,但肯定在一战结束之后他还有的命活呢,可是从核弹爆炸到现在总共也才过去一个礼拜,这让朱少铭都有些怀疑是不是哪里出现了奇怪的蝴蝶效应,毕竟就算核辐射确实可能会导致白血病,但是这玩意哪有发病这么快的?
无论贝蒂的白血病究竟源自于何种原因,很显然这张牌是打不了了,不过徐越明在看到了贝蒂写的这封信之后倒是有了新的想法,这封信里面肯定是传达了一部分,战俘们家书当中不应该有的内容,毕竟贝蒂直接让他的夫人把这些话带给丘吉尔,这可以被认为是俘虏试图向英国政府官员传递消息了。
可是贝蒂要传递的内容正是大明这边希望看到的。
“尽量救治吧。”对于贝蒂,徐越明并没有把他高看一眼,毕竟作为当世一流名将的傲气,或许也只有阿尔弗雷德在内的少数指挥官能够让他高看一眼,就像关羽关二爷看到哪个将领都是插标卖首、土鸡瓦狗,但是你要真当这些家伙都是土鸡瓦狗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说不定关二爷眼里的土鸡瓦狗,放到合肥去不说能当10万吧,当个几万估计问题不大。
更多的可能是一种惋惜,或者是同病相怜?
毕竟从指挥上来说,在最后一战当中贝蒂并没有犯下明显的错误,他现在的遭遇纯粹是因为明军在武器上完完全全领先了他们,在这种超级武器面前,就算把自己放到贝蒂的位置上也只会是一个结果,这其实才是徐越明心情复杂的主要原因——他从贝蒂的身上看到了传统海军军人的影子,但是这种传统的海军军人,好像在这种超级武器面前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那这封信。”
“原封不动的寄出去。”徐越明知道这封信送到英国的时候战争估计已经结束了,陆军刚刚用核弹攻击了亚特兰大,这无疑是在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证明,大明手中并不是只有一枚核弹,华约快速舰队的遭遇也并非是一些至今仍然抱有幻想的某些媒体所认为的,是遭遇了什么超级水下火山爆发。
这个时候大明摆在整个华约成员国面前的,其实就是两条路,要么现在立刻认怂,要么大明给你们逐一批发原子弹。
徐越明相信他们的对手不敢赌下去,他不知道陛下为什么会担心会有国家在遭遇了两枚核武器的打击之后,依然顽固的要把这场仗打下去,在这种超级武器面前,谁会这样愚蠢。或者说有这样坚定的信念?
当然他也明白现在大明已经用掉了所有的核武器,第3枚核弹被制造出来最快也要再等上三个月的时间,大明现在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是在玩空城计,陛下都已经公然放出了“我们生产核弹就像制造香肠一样简单”这样的话,可见陛下甚至在用自己的信誉来帮着整个国家进行这种战略恐吓。
不过,徐越明相信陛下所推测的那种最恶劣的情况是不会出现的,毕竟他们的敌人并不是铁板一块,在这种超级武器的威慑面前,华约成员国当中部分本来就是被生拉硬拽拖进来的成员国肯定会首先退出战争。
而他的猜测果然是非常正确的。
在第2枚核武器爆炸之后的当天,西班牙和意大利单方面宣布将会停止军事行动,并且寻求和大明进行直接的外交接触。
而对于这两个华约成员国公然违背华约宪章的行为,无论是英国、法国还是美国都进行了强烈的批评。
不过。
也只有批评。
因此,在看清了这一点之后,大厦的崩塌已经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