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牵扯到了飞机的各个零部件和整体定位,零部件的规格和尺寸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设计和制造,机载设备、飞控系统设计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反复重新设计。
之前在华夏投资的总装工厂,生产效率其实很低,象征性的意义更强一些。
然后第二架原型机也是一直拖着到现在都没有生产出来。
它们大部分的飞机组装,都是安排在本国。
所以一直到2013年,MRJ飞机才完成了组装,而这还是一架没有飞行能力的静力试验机。
空客和波音其实都已经想好了将来MRJ客机在美利坚和欧洲展开适航认证的时候,准备拿什么方面的问题来卡它了。
起初,东瀛号称“要让C919没有市场。”
波音和空客作为全球最大的两家商用客机公司,几乎垄断了全球主要的客机市场。
东丽虽然在碳纤维方面的技术实力很强,但是在航空复合材料的运用方面,却是完全不是美利坚赫氏的对手。
不过,结合华夏航空业的动静,赵天灵倒是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可惜的是东瀛那边一直都没有认清这个问题。
它的载客70-90人,主要执行中短程客运任务,其实更类似于华夏的ARJ21客机,与C919并不是一个段位。
“南山发动机官宣掌握了NS44和NS22两款航空发动机的技术,这两款产品分别给C919和启明星777使用。”
三菱重工的最终目标,是通过MRJ项目进军全球喷气式支线客机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力求与巴西飞机工业公司以及庞巴迪公司分庭抗争。
“这个动作很有意思啊。”
“为了打压启明星科技,美利坚那边已经把各种能够想到的手段都用出来了,但是启明星科技却是一天比一天强大。”
“这种情况下,为了应对将来的威胁,波音和空客就需要考虑采取什么更加合适的方案去应对了。”
赵天灵这么一说,万金牛在旁边忍不住道:“也就说这一次空客和波音同时扩大华夏工厂的产能,其实是在向我们示好,希望能够跟我们一直合作下去?”
万金牛也是亲自见证了波音津城工厂和空客津城工厂从谈判到投产的各种波折。
可以说,这两个工厂能够落地,更多的是华夏这边使用巨大的市场换来的,并不是对方真的那么积极的要自己过来投资。
市场换技术,这跟当年开放汽车市场是有着类似的目的的。
只是不管是汽车还是飞机,最终的结果都告诉了大家,市场是换不来技术的。
顶多就是有一些管理经验能够学习到。
“当然,毕竟魔都商飞和启明星科技那边的飞机也不确定到底什么时候可以投入两次,所以我们肯定还是需要继续从空客和波音采购客机的。”
“这一点,对方也算是比较清楚。”
“甚至就算是将来C919和启明星777量产了,肯定也不能100%的满足我们的市场需求,甚至因为适航证的事情,有不少飞国外的航班都需要继续使用波音和空客的飞机。”
“所以波音和空客扩大华夏工厂的规模,一方面是是在示好,另外一方面也算是舍不得放弃华夏市场。”
作为中航的总经理,赵天灵看这些东西还是看的比较透彻的。
毕竟中航旗下有那么多的企业,其中跟国外有打交道的各种案例是非常多的。
这些年经验和教训都是学习到了的。
“虽然人家的出发点是为了订单,不过对我们来说,扩大合资工厂的产能规模,把更多的零部件或者组装业务放在华夏工厂组装,其实还是一个好事。”
“毕竟我们也不知道启明星科技和魔都商飞的产品,最终是不是真的很靠谱。”
万金牛的这个观点,应该还是很有市场的。
毕竟现在很多事情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是啊,无形之中,启明星科技那边算是帮了我们一个忙,给了波音和空客一个比较大的刺激了。”
“要不然我们指不定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才能完成合资工厂的产能扩张呢。”
赵天灵对于现在的局面还是比较满意的,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