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客户之中,自己应该更看重哪一个,大家心中都很清楚。
作为东瀛最大的军工巨头,三菱重工牵头的MRJ项目集合了富士重工、川崎重工、石川岛播磨重工等东瀛大型重工企业配合,就连丰田汽车也参与了该项目的研发。
“不过请他们务必相信我们的MRJ项目一定能够成功,如果有新的大的订购计划,也跟我们商量一下。”
但是到了关键时刻,波音肯定会在背后给三菱重工捅刀子,让MRJ的飞机没有那么快下线。
“这個主意不错,可以尝试一下。”
三菱重工内部,不少人已经开始为MRJ的前途担忧了。
但是现在都已经2014年了,飞机的首飞都还没有开始,更加不用说交付给客户使用了。
毕竟这些企业有不少都给波音飞机提供了各种零件,甚至波音飞机上有差不多三成的零部件都是东瀛的厂家生产的。
隔海相望的东瀛,MRJ项目却是发展的越发不顺。
东瀛的企业虽然能够生产不少零件,但是想要把大部分零件都交给国内的厂家生产,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但是这些供应商基本上都是波音的供应商。
按照最初的计划,MRJ项目第一批飞机计划于2013年开始交付给全日空进行使用。
毕竟要开发大飞机,难度是非常大的。
就算是三菱重工家大业大也经不住这样子的折腾啊。
“我尽量跟他们好好的沟通一下,不过可能公司需要考虑安排更多的人员和资金,快速的推动MRJ项目的发展。”
借着这个机会,犬养一郎自然也是要找大宫英明要一些支持。
要不然他也确实是没有信心能够快速的搞定各种问题。
“你把预算申请报过来,下次董事会的时候讨论一下。”
事到如今,三菱重工肯定是不能退缩的。
特别是华夏那边民航客机的进度似乎在加快,他们就更加不想落后了。
只是最终他们会发现,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能解决的。
……
美利坚的互联网上,关于波音的负面新闻,就像是雨后春笋一样的冒出来。
虽然这些新闻不是主流媒体的头条内容,但是真真假假的信息,倒是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洛克希德·马丁作为波音在美利坚最大的竞争对手,自然也是注意到了这些内容。
别看美利坚在打压南山系的企业的时候,动作颇为一致。
但是其实它们内部也是有许多派系的。
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显然是属于两个派系,矛盾很是突出。
作为美利坚数一数二的军火公司,它们的不少产品都有竞争关系,这些年斗争留下的牙齿印算是很深了。
目前美利坚航空工业中,波音公司霸占了美利坚几乎所有大型民航飞机型号。
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则是著名的战斗机专业户,美利坚的3款隐身战斗机F-117,F-22和F-35全是它的杰作。
很少人知道,在上世纪70年代,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是一个大型民航飞机的重磅选手。
它们开发的L-1011三星宽体客机,和波音公司的巨无霸波音-747和当时麦道公司的DC-10形成了三巨头对战。
只是最终三巨头血拼的结果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失败,被迫1983年关闭生产线,从此退出民航飞机市场,三巨头缩水变成2巨头。
之后波音又把麦道给吞并了,成为民航唯一的巨头。
这只是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在民航客机上的斗争。
其他战斗机等领域的斗争,也是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