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不会允许的。”
工部官员张昺摇了摇头。
张昺性子沉闷,做事颇有才干,听到黄子澄和方孝孺的商议,觉得有些书生意气。
“燕王世子威望正浓,北平卫所的武官,如何敢抗拒他。更有圣人的心意难以摸透,恐怕此计是无法成功的。”
和张昺一样“忠厚”的官员不少。
圣人有了易储之心,加上北平的大势,不少官员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态度上很有些古怪。
倒是张昺这类的官员,他们不好意思离开皇太孙,觉得没有道德,仍然留在皇太孙的身边。
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官员也是如此。
“错。”
“这件事一开始你们就错了,怎么能放纵言论,圣人有易储之心的舆论必须禁止。”
“任何散布这等言论者,必须以违逆之名重惩,让天下人明白,圣人没有易储之心。”
“只要天下人知道圣人没有易储之心,那么北平燕世子就失去了当下最有利的武器。”
方孝孺坚定的说道。
黄子澄佩服。
张昺张大了嘴巴,这不是睁眼说瞎话么,圣人有易储之心,如今谁看不明白。
“圣人都否定有易储之心,你们为何却放任民间充斥圣人有易储之心?”
“恐怕圣人都会对你们失望,连番失望下,反倒是真的有了易储之心。”
“燕王世子在各省接管军权诸事顺利,就是因为这些言论散布了出去,让地方上的官员和武将们无法反抗。”
方孝孺咬死圣人没有易储之心。
朱元璋不是为了平息官员们的反对,所以说自己没有易储之心吗,方孝孺不管圣人真心如何,就要把圣人没有易储之心坐实。
“从京城开始,不允许再有一句圣人有易储之心的言论,最后让天下看明白,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储君。”
“好。”
黄子澄大喜,这段时间没有头绪,多日的苦闷一下子散去,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不日。
五城兵马指挥司出动,再也没人敢乱说话。
早前的舆论为之一清,仿佛立刻安静了,没有了储君动摇的言论,仿佛稳定了一样。
“不论是否真假,舆论上形成统一,这也是一种手段。”方孝孺见到了皇太孙朱允炆。
当着朱允炆的面,方孝孺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详细的教之。
朱允炆满面泪痕,亲自起身抓起方孝孺的双手。
“幸有方师傅。”
“皇太孙安心,储君不可动,这是保障我大明万世根基稳固的国本,圣人眼光长远,更不会轻易动摇的。”
“北平改革的越厉害,反对的人就越多,当反对的人多了,圣人如何会不受影响。”
“当下,我们要把那些人联络起来,并且坚定天下读书人的心,如此下来,北边地方上才有底气抗拒燕世子。”
“我也会派人去北方,到了需要的时候,我更会亲自去山东,河南各地。”
方孝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