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恢复文明的过程中,近百年的断层,许多知识和社会风气都已经灰飞烟灭。
例如宋朝的推镰车等技术在明朝都没有光复出来,其实这个时期,底蕴已经不如西方了。
毕竟西欧没有被全面征服,自身的文化并没有断层。
如今不同了。
朱高炽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加上大力恢复中华文明。长达六年的培育下来,许多的技术突然到得了问世。
化工厂区的技术人员们,他们拿着硬笔,在纸张上写着自己能想到的东西。
安静的会议桌上,只有沙沙的笔声。
这些生活待遇优良,时间又宽松的技术人员们,谁也没有想到他们自己做的事情有多伟大。
他们有些人还想着,早点交完差,以便早点回家,时间已经不早了,担心耽误了下班。
“铁。”
“铜。”
“金。”
“银。”
“砂。”
“麟角。”
“水银。”
“丹。”
“黄色。”
“水硫。”
……
技术人员们还分了类,搞了个金行、木行、水行、火行、土行,按照各大类排表。
抢在金州医学宝典问世前,先发表在了技术报上。
技术报报社。
通过北平新驿站的驿员,收到了天津化工厂区名义投刊的名为《五行元素总表》的文章。
“这是什么东西?”
年轻的小编看不懂,又觉得很高大上,怀疑是自己水平有限,连忙去请教了主编。
办公室,主编好奇的拿起,只看了眼就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玩意是他们弄出来脸上贴金的。”
“为什么?”小编莫名其妙。
“别人都在发表各项成果,那些没有动静的大厂区当然就坐立难安了。”
“这不是浪费时间吗。”小编气愤的说道:“这篇稿子毙掉算了。”
主编摇了摇头。
“毕竟是大厂区的东西,给人家一个面子,发在下期吧,找个小角落。”
“既然要发,却发在小角落,会不会事情做了,还让别人心生不满?”小编还是懂人情世故的。
“发在小角落,不引人瞩目,他们才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