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确有人从事海贸,不过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全副身家就拿一百元。”
“你。”
学者被气的说不出话来。
千防万防,还是防不住狡诈的人啊。
难怪商人一直小气的很。
……
北平的皇城。
朱高炽举着望眼镜,看着城外郊区的孔明灯。
“真升起来了啊。”
一旁的陈亨不可思议的说道。
身旁一帮人扶着栏杆,人手一副单筒望远镜,许多人看得啧啧称奇。
众人都觉得很厉害。
“你们说,如果乘坐孔明灯,军士往地面丢火药包如何?”陈亨异想天开。
“火药包如何控制,恐怕还未落到地面就已经炸开了。”
“加长火绳嘛。”
“那要是火绳太长,落到地面不也是被人踩灭了。”
“可以摸索出高度,多高的高度,用多长的火绳合适。”众人你一言我一言。
朱高炽却没有怎么说话。
孔明灯为何没有成为热气球。
在三国时期生产力不足。
材料也不足。
人们连饭都吃不饱,哪里能浪费这么奢侈的布料呢。并且市场前景也没有,军事作用也不大。
一直到宋朝。
宋朝是最有机会成为热气球的。
因为宋朝有市场。
但是宋朝的外部环境太恶劣,北宋的灭亡,南宋的维持,对于社会的稳定太具备破坏性了。
那么到了元朝。
市场失去了活力,汉人失去了主动性,工匠一代不如一代,乃至许多技术断层。
明朝因为元朝的惯性,社会的活力不足,在恢复北方人口和生产上消耗了大量的精力。
技术上也没有恢复到宋朝的水平。
法国热气球的发明,本身是当做稀罕物,商人从市场上获得老百姓们的门票而已。
和磷的意外发明,以及盈利模式是一样的社会环境。
市场有利可图。
因此朱高炽并不是很看重现在的热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