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禁军在北平接受新军整编,由军工联合办负责军备换装,应天府去年向北平合计输送了近千万石的物资。
虽然是供应全北方的,但是由北平调度,可以说对北平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朱元璋要求三万余禁军来北平接受新军整编,并且接受新式装备,与情与理都无法拒绝。
“我决定向皇爷爷和父王上奏,这批禁军请调陕西与塞南行省。”
朱高炽说道。
反正他离开北平前,这批禁军不能留在北平。
派去京城的近两万新军,三营被朱元璋赐名为豕勇军,后去的三营,又被朱元璋赐名为忠勇军。
虽然对自己在新军的威望深信不疑,但就算小看谁,朱高炽也不敢小看朱元璋。
的确。
新军是朱高炽创立起来的,但是朱元璋是谁?那是亲和力点满了的人物。
再加上他是自己的祖父,还是大明的开国皇帝,多少军户祖上是随朱元璋打仗的军士。
玩政治和操控人心的手腕,朱高炽不认为自己比朱元璋要强。
“会不会引起圣人的不满?”陈亨有些无语。
事情到了这一步,小王爷还在迟疑。
以前不去京城说得过去。
如今王爷在京城主持政务已经一年半,更接管了不少的军官,新军也派了六营接管了部分应天府防卫事务。
太子,秦王,晋王都不在了,难道圣人还能对燕王下手不成。
朱高炽坚持。
他又不是原主,和朱元璋并没有感情。
这些年在北平,因为朱棣的父子情,他才选择信任朱棣,可是和朱元璋不是啊。
正因为了解历史,所以朱高炽知道历史没有最荒诞,只有更荒诞。
“小王爷的担心还是有道理的。”
有坚信不疑的,也有怀疑的。
每个人的思维不同,想法当然也不一样,金忠支持朱高炽的想法,向京城上奏,调走北平的几万禁军。
其余人见状,这才无奈的放弃劝说。
许多人恨不得朱高炽现在即刻动身去京城,早日坐实王爷被封太子之事。
他们已经急不可耐了。
众人离开了都司衙门。
“小王爷的疑心啊,我看是天下最重的。”
“和《三国演义》里的曹操一样,疑心之深让人感叹。”
《三国演义》在北平大火。
火的还有许多的话本和白话小说。
白话小说出现于唐朝,黄金期则在于宋朝,全盛时期在明朝。
而到了清朝,因为禁锢思想,除了清初时,事物存在的惯性,清中期已经销声匿迹。
一直要到清末时期,清朝统治阶级势力的下滑,地方社会风气松动,才又兴起白话小说。
陈亨最近再看《三国演义》,因此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