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是高高的泥土堆积起来的土坡,人们用手里的铁锹,犹如机器一样不疲惫的一锹锹的劳动。
水渠一日一变。
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高。
技术人员用水平仪测量,工人们挑着沉重的机器。
“嗬哟。”
“嗬哟。”
数百斤的机器,人们靠着肩膀,喊着号子,从大车上搬运到了工地中。
平滑的铁头,下窄上宽。
由四头牛拉动。
把沟渠定型。
多余的泥土被带了出来。
随后是大石滚筒,压实土地。
此时。
“轰轰轰。”
一台“怪物”惊动了周围的军户们,人们张大了嘴巴,不可思议的看着“怪物”。
蒸汽机火车头,竟然被开到了工地上。
大圆筒的轮子在泥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两台蒸汽机机车在沟渠上左右各一台。
他们用铁链拉动沟渠里像犁头一样宽大的机器,在两台蒸汽机机车的带动下,沟渠随着巨大犁头的滑动,留下了平滑的沟渠。
而沟渠两旁的渠面,随着沉重的蒸汽机机车的大铁桶轮子,肉眼可见的被压实。
军户们
“快来看稀奇喽。”
“老天爷呀。”
……
在人们的惊叹声中,两台蒸汽机只用了两个时辰,就干完了数十人一天才能干完的活计。
随着蒸汽机机头的使用,周围越来越多的工地的军户们,看到了这两辆鼎鼎大名的“大铁牛”。
“军户是大明的根基。”
“今日我为人人,他日人人为我。”
“大片井制度是军户们最好的模式,只有大片井制度,才能保障军户们的利益。”
随着宣传的标语,军户们越来越了解什么叫做大片井制度。
新军的整编。
那些去过北平的军人们,为家人们留下了书信。
告诉各地的军户,什么叫大片井制度。
“北平的军户免交粮税。”
“北平的军户们家家都在起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