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徐宁都在京城感到了困惑,朱高炽发现了一些问题。
于是在文华殿召开了中华重工体系大会。
之所以称为中华重工体系大会,是因为铁道工程部,工程部这些都已经不属于中华重工总部,只属于体系的一环。
文华殿啊。
朝廷一片哗然,这算什么。
同样,中华重工体系的大掌柜们也很忐忑,这可是京城,是皇宫里啊。
当即有人上疏反对。
御史钱英科在朝堂上说道:“太孙殿下此举,有违体统,丧朝廷威严。”
随着他的出头,还有人蠢蠢欲动。
“放肆。”
朝臣中,兵部尚书金忠大怒,指着钱英科,“皇太孙为何从你口中变为太孙”。
随后上前一步,向朱棣控诉。
“此人居心叵测,挑拨离间,理当重惩。”
金忠的举动,阻止了其余人的动作,人们犹豫了起来。
钱英科也知道自己失言,内心惶恐。
至今还有人不愿意承认朱高炽的身份,私下里没有称呼朱高炽为皇太孙。
他们口中的皇太孙,仍然是去往广东番禺的朱允炆。
“此事到此为止,下不为例。”
朱棣放过了钱英科。
但也因为钱英科,人们不好再指责朱高炽。
钱英科因为朱棣的大度,自然也不好继续坚持,因为金忠的机警,给了朱棣机会。
一紧一放,化解了这次无形的风波。
朝堂散会后。
大臣们各奔东西。
“太子监国已经三个月。”
都察院。
钱英科黑着脸,周围的同僚讨论着,今日本来是好机会,结果钱英科失言了。
不少人不满钱英科。
景清也在自己的公案后,提着笔仿佛在写什么,但是纸张上空白一片。
“唉。”
有人叹了口气。
太子的政治手腕的确非同一般,不少的风波被化解,恐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心也就安定了。
“今日商人去了皇宫,他日就是商人登上朝堂了。”
景清放下笔。
“中华重工体系不是一般的商人,不是官又不是商,不好轻易的定论啊。”
没有人搭理景清。
方孝孺和黄子澄,以及他们勾连的一批人,以私下窜连,阴谋造反的名义被抄家。
不过幸运的是没有被杀头,而是流放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