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489章 儿子和孙子一点孝心也没有(第2页)

第489章 儿子和孙子一点孝心也没有(第2页)

清朝在屠戮了当地后,迁移了不少的汉民去当地,但是地方并没有稳定。

当地对汉民的仇视,几百年来互相对抗,清朝统治者稳坐钓鱼台。

而明朝在云贵的治理,看起来不如清朝快速有效,但同样迁移人口去云贵,而云贵最后与中原彻底绑在了一起。

哪怕在清末时,云贵也没有分离出去的大危机,不是列强没对云贵动手,而是当地没响应列强的挑逗。

这些都是明朝之功。

明朝治理矛盾,清朝挑起矛盾。

这就是区别。

像不像英国在殖民地的分化及挑拨手腕?

英国从来不希望殖民地能有发展,更希望殖民地内部对抗,才能加深他殖民统治的稳固。

真正让那片地区稳定的,是清末统治阶级控制力度下滑,以林则徐、左宗棠为代表的汉人势力。

他们采取的就是治理。

林则徐和左宗棠,为那片地区带去了生产力,短短的二十年,兴建水利开荒九百多万田亩,为当地的繁荣打下了根基。

有了所谓的“农桑辐辏,阡陌成群”。

发展才是硬道理。

才真正让那片地区与中原归心,犹如明朝在云贵的治理一样的道理。

“儿子计划在亦力把里和哈密,开垦出九百万亩农桑田,施行九万户大片井军户制度。”

“铁道即将通车,不需要二十年,只需要三年的时间。”

朱高炽笑道。

“大舅他们都派去。”

朱棣愣了愣。

徐辉祖这个大舅子,朱棣是很无语的。

他竟然不帮自己这个亲姐夫。

朱高炽并不是放弃徐辉祖。

徐辉祖的才能不庸置疑的,浪费了也可惜,去边疆发光发热,为大明立功吧。

“今年是个丰年,粮点的运行,导致国库的粮食太多了,总不能浪费掉吧。”

朱高炽严肃起来,认真的说道。

万事有利有弊。

粮点虽然让大明控制了粮食,但明初不是明末,人均田亩有巨大的区别。

粮食太多了。

粮食多了,堆积在仓库,不但是浪费,更对于经济是伤害,对粮价的稳定同样是损伤。

迁移几十万军户去亦力把里和哈密,把积粮出去,不但扩大了田亩数量,又壮大了大片井制度,还刺激了经济的循环等等。

好处数不胜数。

“当亦力把里和哈密,与塞南一样的发展起来,人们会用脚做出选择的。”

听到儿子的计划,朱棣点了点头。

塞南行省的台吉们,犹如温水煮青蛙一样,失去了对牧民的控制,牧民们加入了当地的工业。

就跟嘉靖朝与俺达汗停止了战争,要不了几年,塞南的牧民们就放下了刀枪一样的道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