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自己的后代们家家一百亩地,就必须让他们去当兵,谁当不上兵,就只能守着百亩田,直到变为人均十亩,五亩,又回到以前的生活。
好不容易等到扩兵的机会,结果只给了一千名额,还不够塞牙缝的,许多军户担忧自己抢不到。
老汉吩咐道。
辽东人口的增长之快让人咋舌。
他的主上处于下方,必须先发制人才能获得优势。
和别人不同,老汉是和婆娘一起移来的辽东,不像别人娶得说不了话的夷人女子。
片井的大人们正在片井长家中,片井长从卫所衙门带回来的军报,讲述着应天府案情。
老汉一脸的得意。
想要维持家业兴盛,家族永远繁衍昌盛,那么就需要更多的土地,只有当兵获得军功,才能继续分到更多的土地。
大明官员笑呵呵的说道,他的身旁是金州林场的负责人马报周,以及十八商行的几名东家。
“已经报了,卫司佥事官说等通知。”
土地的负荷有限,不如工业的发展无限。
大家立马有了三五小家。
老大从卫司衙门回来了。
“我们不支持大内义弘发动战争。”
“可惜只招一千人。”
足利义满是幕府将军,但在大内义弘他们眼中是叛将,是野心家,并不被他们认可。
“爹。”
“放在往年,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而大片井制度犹如农庄。
老汉不在乎的说道。
除了田亩的分配,更让人羡慕的是分配婆娘,并且是好婆娘,可不是应付人的。
“这队长有血性,是条好汉子。”
“成立奴儿干骑兵营,预计从军户招收一千新兵,征兵时间节制今年年底。”
“这么年轻啊。”
不久。
此时。
当兵好啊。
“闲的慌。”
双方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只靠新成立的奴儿干骑兵营,就能牢牢的控制住奴儿干。
“听说才十九岁。”
一百亩土地看起来很多,但是当一家有了五六七八九十个孩子,又加上吃的好了,还有如今医学的发展,成活率高了起来。
“老大去当兵了,家里少了个劳动力。”
“奴儿干都司的铁道修建计划已经启动,将会以阉工为主要用工需求。”
随着辽东铁道的通车,修建奴儿干铁道已经启动,十万阉工也已经准备完毕。
女孩子嫁人,男孩子娶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