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谁还不会呢。
“一百亩田不是全部用来种地,有了大量的荒地,养马和牲畜不再是额外的负担。”
“我们军户的孩子,不需要读那么多书,读个几年社学,认得字,懂得道理,能算数,知道什么叫国家大义,已经足够成才。”
李道信劝道。
吏员一条一条的说道,军户们面色复杂。
“北平行省的军户,军改早就完成,全部施行大片井制度,平均每户一百亩田,如果田亩不够的,或者种不下的,就分两倍的林地或者荒地。”
这样的兵源,只要训练几个月,磨合一番后,拉出来就是无所不能的精兵。
“他们的孩子,一边读书,一边劳动,还会继承家业,学的一身本事,骑马射箭用火器,是每天的日常。”
“听说北平行省的军户们,家家都自己有马和骡驴,小孩还要去读书?”
新来的头脾气硬,作风也硬,不懂的转弯,明明可以叫人的事情,偏偏要蛮干。
至于这家人身后的关系网,巡检司与两课司一样,并不受六部的管理。
巡检官的威胁,让年轻人面子上挂不住。
从军中退役下来的巡检官,并不把院子里的人们放在眼里,威胁的说道。
在施行粮点政策
“最近还是不要出皇宫了。”
朱高炽的名声,在乡绅们之间凑不可闻。
五军都督府下来的吏员,亲自向他们解读未来卫所的制度,当场回答每个人的问题。
“良家子。”
旗官不算正经官,并不觉得有遗憾,只是有些不太相信听到的传闻,实在是不可思议。
提高佣金招募佃户,只能是应急,不是长久之道。
只要日子有奔头,敢叫山河换日月,能与老天做奋斗,用一把锄头可以让世界大变样。
话未说完,巡检官瞪了眼。
巡检官经过培训,虽然知道自己有些莽撞,可他赌对方不敢豁出去一切。
不久后。
“自己的孩子,除了有天赋的,哪家大人不期盼他去读书做官呢,不过咱们有自知之明,这样的孩子太少了。”
老者的儿子威胁道。
矛头已经开始对准朱元璋。
“咱还怕了不成,一些乡绅罢了,无兵无权的,掀不起大浪,咱越是退让,他们越是闹得凶。”
朱元璋深知人性。
越是让步,别人只会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