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内阁。
内阁是先进的政治产物,虽然不是近代西方的内阁,但的确属于进步的体系。
只是内阁的人选有问题。
理应从从地方上有过主政经验的官员中挑选,而不是从朝廷中挑选。
从朝廷中挑选,的确能更好的处理全国关系,可没有地方上主政的经验,就是很大的短板。
像张居正这种,能主动离开朝廷,放弃快速升迁的捷径,游历地方学习治理经验的人是稀缺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张居正的运气,离开了朝廷后,还有机会回到朝廷。
所以大明幸亏有张居正,而大明也只出了一个张居正。
朱棣不知道如何宽慰。
顺着说还是反着说?
最后两父子乘坐专车离开上海县码头,从淳化新城区下站,浏览了一番新城区。
粮票银行总部大楼、工业计划部、经济调控部、基本建设部、技术发展部、科技部、军户经济合作社……
一栋大厦里,墙壁外挂着十几个大招牌。
建造大厦,合用大厦,已经成为了风气,不光是诸多部门,更是诸多民间商行的选择。
“那军户经济合作社的牌子,怎么被摘下来了?”朱元璋忍不住问道。
新的内阁阁员杨溥,刚刚从北平调来京城的新人,连忙解释道:“军户经济合作社是过渡性产物,如今条件已经成熟,职能将会被五军都督府,以及各级卫所衙门吸收。”
朱棣有种岁月的流逝感。
军户经济合作社,是儿子最早创办的组织,没想到才进入
五军都督府的职能扩大化了,更多的偏向军户的管理,不再插手军队。
原来各级卫所的职能也改变了,从管理者变为组织者与服务者,虽然还没有达成这一步,但是在往这方方向进行。
军户经济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们,调入到各级卫所衙门中,就是补充的新鲜血液,带去新的管理模式。
精兵简政。
朱棣想起了儿子的言论。
所谓的精兵简政,并没有减少财政人员,可的确在淘汰一些职能重复的衙门和机构。
但是呢。
吃财政饭的吏员,差员们的人数,大大的增加了,国家在下层的管理增加了,开支更是翻了数倍。
不过呢。
大明的财政收入也更是涨幅惊人,商业税的扩张,粮票的稳定,利用各家粮票银行,以粮票的收税方式,达到了惊人的效果。
更有粮食控制在大明手中,钱和粮,大明如今都不缺,如何出去才是让人头疼的事情。
从淳化新城区离开,已经接近傍晚。
专车直接通过铁道进入京城,最后换乘四轮马车,进入了文华殿,淳化新城到文华殿,两父子在路上的时间,只用了半个时辰。
“为了保证工业化发展啊。”
听到父亲的询问,朱高炽一口回应道。
人口大国从农业国进入工业国是很难的,历史上西方文明最先进的法国,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反而是最落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