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真相可能会被隐瞒一时,但只要世界还是流通的,总有真相大白的那天。
铭记历史,才能避开苦难,不让后世子孙重蹈覆辙,是每位族人的责任和义务。
朱高炽看着手中的数据,为北平已经爆发,并且向外蔓延的人口大增长,以及要不了几年带来的全国人口大爆发。
这就是农业技术先进,社会稳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儒家思想,加上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巨大威力。
人口大爆炸,生产力没有跟上,带来的就是进入“人口陷阱理论”的社会。
比例越大,人均越贫困。
经济基础决定一切。
这也是为何法国人口为西方三分之一,并且是西方文明的中心,却在近代工业化浪潮中垫底的原因。
近代时期,西方各国的人口增长速度,都在超过法国,以为他们工业化发展更加顺利。
而法国因为进入“人口陷阱理论”社会,导致发展无力,最后靠着没有闭关锁国,引进了新的技术,最终避免了破产。
后世中国也是,掉入了“人口陷阱理论”社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痛苦才脱离了陷阱中。
工业化发展的速度,能不能超过人口暴增的速度,成为了当下大明的关键。
如果超过,那么一切向上。
大片井制度,以人为本制度等等,得到有力的保证。
而如果差距越来越大,那么一切政策都会破产。
社会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
后世西方不少现代化国家破产,他们有支援和资助,大明可没有,只有周围遍地的豺狼,会在大明的尸体上吃空一切。
十几名学者,包括内阁来到了文华殿。
“你们看看北平的出生人口吧。”
朱高炽笑着问道。
众人点了点头。
朱高炽收敛了笑容,露出了真实的心情,满脸的严肃。
西方工人后世的宽松环境,是他们的祖宗,通过几百年的奋争赢来的。
中国工人没有,伟人看出来了,因此一直强调主人翁精神,希望他们懂,自己的福祉需要自己去抗争。
可惜人力有所穷,拔苗助长起来的东西,注定了他们少了一些工人精神。
那么大明同样如此。
工业化发展不是社会意识达到的高度而自然发生,是朱高炽一手推动起来的。
所以同样的道理。
朱高炽不信任当下的人们,能解决工业化发展过程,在大明即将发生的大问题。
朱元璋不行,朱棣也不行。
他们能延缓这个过程,但是解决不了核心问题,终归会爆发,爆发的越晚,积蓄的能量越大,造成的破坏越大。
例如大明。
大明晚期早该亡了。
结果拖到最后,亡得太不是时机,造成的破坏太过巨大,给了外族征服的机会。
大明不但可以亡,还能提前亡。
但是大明可以亡,而天下不能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