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593章 学问大复兴(第6页)

第593章 学问大复兴(第6页)

“你倒是和我们马蓬瀛先生的想法不谋而合,相信你们肯定有共同的话题。”

“是吗?”

“他是怎么说的?”

“马蓬瀛先生是一名女士。”

“我们春秋时期的先民,楚国的甘德与魏国的石申天文学家,写的《甘石星经》,观测了金木水火土的运行轨迹,发现了五个行星出没的规律,还发现了木星的伴随星,八百颗太阳的名字,测定了一百二十颗恒星的方位,创造了天文学。”

“留下了赤道与黄道的轨迹,内外度数,也就是甘德理论,与石申理论。”

“根据甘德理论与石申理论,我国一位姓黄的学者,提出了他的黄氏理论,定下天文宇宙观,黄与赤线。”

“在甘德与石申发明的赤道仪的帮助下,马蓬瀛夫人与这位黄先生一起证明了大地是圆形,围绕太阳转的理论,称为马黄宇宙概念。”

“并且改进了牵星术,制定了新的牵星测量板,推动了大明的航海,天文,地理大发展。”

那名中东的学者犹如听到了神迹。

对于中国学者所言的甘德和石申,以及他们创造的学问,乃至发明的赤道仪等,问的非常详细。

得知两人近两千年前的古人,那人满脸的不可思议。

“难怪我们最伟大的先知说学问在中国。”

“如此富裕的社会,发达的人口,难怪有如此兴盛的文明,我们来对了地方啊。”

学者们开始有了面圣的心态,对于目的地大明都城,越发的期盼起来。

——

“没有找到亚里士多德署名的书籍。”

学者们见到了朱高炽,脸上虽然有些遗憾,却忍不住的兴奋,此行的收获太大了。

听到学者们的说法,朱高炽也没有怀疑。

说实话。

朱高炽对亚里士多德此人的功绩,他的著作是抱有疑问的。

先不说著作的质量。

此人在十三世纪以前,所有世界各地的史书上是没有出现过的,西方人说是从阿拉伯找到的翻译本,三百万字的翻译本,阿拉伯的史书应该有记载吧?

对不起,没有。

原本失传了,通过阿拉伯的翻译本重见天日,那阿拉伯的翻译本呢?对不起,也失传了。

我国的孔子,不光是中国大量记载,包括周边各国也有记载。

包括阿拉伯的先知,他们自己同样是大量的史料和记载。

唯独西方的没有。

西方历史书上还说,古埃及的农工区主要是在尼罗河的三角洲,这尼罗河三角洲也承载了大部分的古埃及文明。

然而地质学家门钻孔分析表明,两千年前那是一片海。

尼罗河三角洲是冲击平原,处于三角洲边缘的亚历山大城两千年前根本不存在,所以西方拿着《荷马史诗》当正史,就好像中国拿着《封神演义》当历史一样可笑

重要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高达一千万字,流传下来的有三分之一,也就是三百多万字,古希腊没有纸张,只有羊皮卷。

不提一千万字,三百多万字是什么概念?

那么这部书流传到阿拉伯,说明有大量的印刷吧?不然如何流入阿拉伯?。

估算这部书就复制了一百部在市面流传好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