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确认长子继承,直接避免了无谓的争斗。”
“不公平。”
“土地留给长子,财物则分给其余的儿子们,鼓励他们迁移去新的地区。”
“还要给长子一家留下必要的财物,总不能一朝陷入贫困吧。”
“财物是老人的,又不是长子一家的。”
不久。
军户也出了章程。
每户军户的子弟成亲后,五年内必须分家,但是土地并不能私下分,只能完整的继承,由已经结婚生子的长子继承。
继承土地的人,需要赡养老人。
如果老人控告儿子不孝,情节严重者可以收回土地归还老人,由老人重新分配。
老人可以把自己的财产,除了居住的房子,其余一切都需要估价,一家人自行商议分配,以三七为原则。
其余子弟。
从军、从商、从工等,也鼓励向各地的卫所报名,由五军都督府归纳后,进行统一的分配,以就近为原则,分配新的土地。
不从军也脱离卫所土地的,五年内失去军籍,自动转为民籍。
许多人能理解。
大户们就是如此保障家业的。
也有人无法理解。
失去军籍的字眼,刺痛了不少人的神经,引发了很多不满。
军籍在有些百姓的眼里是避之不及的,同样在有些百姓的眼里,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保障。
军籍的好处太多了。
除了各项低息贷款,还有农业生产上的免息贷款,乃至分配土地等,卫所片井生活模式的福利,如各卫所的免费报纸,每年的慰问等。
乃至于从军退伍后的工作分配,成为朝廷的吏员,当兵是重要的途径。
例如申请考核巡检丁差的人,前提必须是退役军人。
军户们反对的声音不大。
因为政策的制定,并没有剥夺军户的利益,只不过做了限制,但也同样是保障给军户的子弟们,而不是转移给别人。
加上所做的事,也是为了保障军户制度的良好运行。
各千户所百户所,分别召集自己所里的片长们,读着条例上的解释,条例用的大白话,每项条例的用意也进行了标注。
千户和百户们只需要照着字眼读出来即可。
千户和百户已经取消了世袭。
有些老一代的百户已经病逝,改成了推选制,由当地的军户们推选出来,和明初城市片坊里一样的制度。
千户则有各自地区的片长推选。
千户必须是现任的片长。
所以军户的改革法令,出台的比遗产税法令要晚,针对的对象更广,却不如遗产税法令的动静大。
张德辉的葬礼上。
圈摆满了街道,驻马石都不够用,马车牲畜挤满了张家门口的巷子,张家从各家借来了更多的佣工,帮忙操持丧事,这些圈一直延伸到张家的祖坟。
“合记商行到。”
“刘记商行到。”
管家唱到。
北平和全国的大商行,大多派了人来祭奠张德辉。
北平的百姓们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