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国子监的园中。
五六百名年轻的国子们,坐在草地的椅子上。
主事立在台下。
台上是北平国子监祭酒。
场合庄重而又喜庆,不少国子们的家属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场地上至少两三千人,家属们比国子们还要兴奋,脸上满是荣光。
“曹端。”
主事大声的唱道。
一名三十岁出头的学者,文雅的走上前去,先后向人行礼,最后站到了祭酒前。
祭酒祝贺了此人。
随后慎重的送给对方一块玉,那名学者认真的接过,挂在了腰间。
台下响起了掌声。
“此人是谁啊。”
“年龄这么大。”
不少的家属好奇的问道。
因为国子监的制度,所以毕业的年龄并不是统一的,也不是读完了国子监就能结业,还需要经历实践和答辩两个步骤。
结业除了赠送挂在腰间的玉佩,君子之意。
还会在国子监和礼部登记入册。
但是最大的也不过二十二三岁,像此人三十岁的模样,的确是独一例。
“他啊。”
“他是曹端。”
有位年轻的国子,兴奋的说道。
听他的语气,就知道他有多么推崇那位结业的国子,果然,他大声的说道:“曹端是我们国子监有史以来,公认的大家。”
人们越发的疑惑。
这么厉害,为什么没有听过他的名字,而且三十岁才结业?
祭酒在台上和曹端说了几句,弯了腰行礼,然后才下台来。
见状。
主事才唱下一个名字。
“周承志!”
不久。
上百名结业的国子们,重新在台下,一起向导师们行拜礼。
导师们温和而笑,一一回礼。
半日的时间,谢恩礼正式完毕。
谢恩礼是正式的礼仪。
结业的国子们,各自去拜访自己的导师,私下的行为,属于拜谒礼。
导师们会告诉弟子们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且给予某些方面的关照和提携,才是国子们最看重的,前一日是荣耀,今日则是前程。
礼部官员和北平当地的官员,举办大宴,邀请所有结业的国子们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