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不但统一认可了孟德斯鸠的思想,乃至十九世纪英国军官发出感叹。
“这是一个被征服的民族,生活在长期的高压和鞭打下,因为过度的畏惧,这里的人们已经心理扭曲和精神麻木。”
这个过程中。
兴起的德国,因为民族意识的崛起,他们否认法国的中国先进说,开始全方位的鄙视中国文化,不少后世学者们质疑的西方产物,大多出自于这个时期。
可见。
任何事物的发展,是有个过程的。
朱高炽理解学者们的担忧。
多元论是什么?
不光是追求开放的社会,本质上也有对君权的压制。
这是儒学家们自古以来都在追求的。
秦朝统一六国,可秦朝时间太短,汉朝的大一统,是中国从来未有的制度,皇权得到了无限的扩张。
因此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把天子的天拿走,换成了民心。
民既天意。
天子不能失德。
失德就是失去天意,从而限制住了皇权。
那么又想到孟德斯鸠。
此人不就是提出了依法治国的观念吗。
到了后世的美国,法庭上除了讲究法律,还要照顾道德,岂不是和中国宋朝和明朝中期一样的社会风气和政治追求么。
那为什么孟德斯鸠的要反对中国古代思想呢?
因为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明朝遗留的文化成果已经灰飞烟灭,新朝消耗完了,取而代之的落后社会,人们以巴结主子为荣,崇拜权力。
所以答案已经很清晰。
朱高炽现在要考虑的是太极说。
这个学派因为融贯多元,以这样学问的活力,必然长久,并且逐渐的壮大,是历史已经证明的。
该如何面对太极说呢。
这是一个很至关重要的问题,将会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思想。
永远是
思想的出发点则来源于立场。
快速发展的社会,带来的就是矛盾的密集,任何事物有利有弊,朱高炽再一次有了清楚的认知。
读书。
的确太重要了。
看看会不会被抬走,所以提前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