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素可泰王国,已经被暹罗拿下了十几年,只是顾虑素可泰国王的影响力,最大程度的渐少地方抵抗,才保留了素可泰国王的名号。
谁知道大明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要求暹罗从素可泰王国退兵。
这等于让暹罗把吞下去的肉,完好无损的在吐出来。
不光是暹罗国王无法接受,国内的将领们也无法接受,所以一直拖延,最终趁着大明主要军力用在西边,打听清楚形势后,暹罗国王下令杀害了素可泰国王,对外宣称患病而亡。
既然国王都没有了,也没有直系血脉,于是暹罗理直气壮的直控素可泰王国,并且说是学习上朝的制度。
“冰葫芦喽。”
小商贩扛着红艳艳的葫芦,吸引了几名小孩。
穿着青色粉红裙的小姑娘牵着弟弟的手,小跑追上摊贩,买了两串冰葫芦,一人一个,开心的回家。
简单的场景,让远处的波隆多罗阇怔了怔。
他和明朝打过不少的交道。
那小孩子都是寻常人家的孩子。
他们吃葫芦不是为了填饱肚子,只是为了解馋而已。
解馋。
是他在大明学会的词语。
多么奢侈的语言啊。
暹罗国内的百姓们还挣扎在温饱线上。
只用了半年的时间,波隆多罗阇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大明话,出使过数次大明,见到了半个南中国,可以说学识并不低。
“波隆戴摩。”
“怎么了?”
波隆戴摩好奇的看着自家首领。
“这样的大明,是我们能打败的吗?”
波隆多罗阇出使大明,不光是为了交好大明,还有探查大明的任务,如果大明不改变态度,很有可能发起对暹罗的战争。
国内很多人不安。
国王也有些胆怯。
波隆多罗阇支持吞并,来大明的次数越多,学到的东西越多,他的内心更加的坚定。
暹罗没有退路。
大争之世。
他绝对不相信大明会有好心。
在大明扩张的过程中,如何保持暹罗的独立性,为了暹罗的未来,波隆多罗阇觉得只有扩张,同样的扩张,才能在浪中存活。
“一个肩膀一个头,有什么打不败的。”
波隆戴摩不会说大明话,用老家话说道。
两人在京城的街道上,说着旁人听不懂的话,波隆多罗阇时不时露出微笑,路过的百姓同样还以微笑,还以为是普通的异乡人。
波隆多罗阇忍不住拍了拍波隆戴摩的肩膀。
他以前很瞧不起波隆戴摩这样的人,认为这样的人不懂变通,不会学习。
可是他突然发现。
其实一个国家,特别是弱小的时候,需要这样的人。
前年在大明的时候,看过大明的旧报纸,上面说最爱国的永远是老百姓,并用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举例。
不光从两者的眼界来解释,还从实际利益角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