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619章 大明自己的路(第2页)

第619章 大明自己的路(第2页)

至五代,钱氏还特地设立了“渔户”“蟹户”等官职,专撑鱼蟹事宜。

不过当时的养鱼业主要以养鲤鱼为主,鲤鱼已经从野鱼驯化成家鱼,可是因为唐朝皇室姓李,因“李”和“鲤”同音,认为“鲤”象征皇族而不能饲养,养鱼业的发展遭到扼杀。

只是民间的智慧是伟大的,渔民大范围找寻其它的养殖对象是很自然的事,草鱼、青鱼、鳙鱼、鲢鱼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了试养。

于是有了后来宋朝内地人工养鱼的高峰时刻,特别是南宋时期。

这个过程,又在前朝衰败下来。

先生仔细的解释,船老大也听的很仔细,虽然先生很啰嗦,不过读书人就是这样,因为关心自己的利益,所以船老大很耐心。

先生平静的说道:“在政治上,前朝的民族压迫政策,在江南地区推行得尤为严重和彻底,灭宋战争中,前朝对归降的南宋官吏或仍留任原职,以资招徕。”

“然而,这只是一时之策。”

船老大有些不耐烦了。

先生仿佛并没有发现,仍然说道:“前朝渐渐稳定后,经过多次清洗,南方降官除个别有影响者仍被重用外,多被汰除。”

“在经济上,前朝将南宋的圣节上供、经总制线等百余种苛捐杂敛一概免除,名义上只需民众交纳正额赋税,故而有明人评价“元平江南,政令疏阔,赋税宽简,其民止输地税,他无征发”。

“但实际上前朝民众的负担较南宋的夏、秋两税制更重。”

“税粮依据是田亩,所收主要是秋税,亩税也大抵循南宋薄籍之依归,总的看来,取代宋室的前朝在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基本上沿着南宋的轨道运行着。”

“但前朝统治者本能的忽视生产,包括轻视渔业,在工部没有设立管理山泽的职能,使太湖流域渔业受到很大挫折。至前朝最后二十年,太湖流域经济社会伴随着巨大的衰退,包括渔业在内的经济社会跌入到发展曲线的低谷。”

“所以太子殿下还在北平的时候,因为地理环境的因素,借助金州的地理优势发展捕鱼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可随着太子殿下在南方的治理,南方的养鱼业已然复兴,并且有反超金州捕鱼业的态势。”

船老大终于听到自己在意的。

不过经过先生的详细介绍,原来还有这么多因果关系。

根据先生的说法,如果不是内地养鱼业的衰败,他们沿海地区的捕鱼业很难发展起来,比起捕鱼业的难度和效率,内地捕鱼业的收获效率更高。

“那我们日后岂不是要没有了生计。”

船老大担心的问道。

他的这艘船还有一笔贷款没有还完呢,手下还有十几名船员要养活。

先生又摇了摇头。

“此次调研,我也会回到朝廷做报告,相信朝廷不会让会这样的事情发生,而且我也相信,在太子殿下的治理下,大明的经济体系会越来越大,江淮地区必然的养鱼业兴起,大概率不会对你们金州的捕鱼业造成冲击的。”

听到先生的说法,船老大心里才落心了些。

江淮。

一处又一处的池塘,特别是太湖的低洼地区,已然连成片,成为了当地的主要产业。

当地的百姓们除了养鱼,还会在池塘种莲藕。

太湖高处则养桑。

每户人家的后院旁还搭建了棚舍养畜禽,鸡鸭鹅乃至每家一两头猪,成为了标配,如此勤劳的百姓们,哪怕没有享受到大片井制度的福利,也解决了温饱的问题。

地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大片井制度在江淮地区的失败。

没有人放弃自己的土地,哪怕一家才七八亩,十几亩的田地,勤劳不倦的当地百姓们,靠着自家的力气和勤奋,竟然让朝廷无计可施。

一年两收,副业鱼桑。

甚至主业为鱼桑,副业才是农田。

当地百姓们的收入,不但没有比大片井制度的军户们低多少,反而要灵活多样,更加的多元化,只是呢,当地百姓们太勤劳了,以至于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去消费。

北方生产稳定地区面积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农业增产,减轻了南方地区粮食供应的负担,他们有了更多的资源发展农渔业。

市场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