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城扩张开来的督查运动,在山东打响了
巡检丁差们全副武装。
码头上的检查异常的严格。
商船越来越多,高丽与大明的往来,随着开放民间市场,频繁了百倍不止,原来只是使团们夹带私货,因为物资少,大明睁只眼闭只眼,如今早已不能视而不见,并且还有走私人口的兴起。
大量高丽的男性想方设法的进入大明。
陆地上,镇江城是
高丽汉城抵达山东登州,在大海上只需要两天一夜。
原先检查的也严,如今检查的更严。
“哗。”
巡检丁差们打开了舱门,看到里面的景象,张开嘴,脸上惊呆了,他们甚至忘记了手里的武器。
舱门里人挤人。
小小的船舱,至少有五六百人。
“xxxx。”
一阵听不懂的话,船舱里的人们疯狂的往外跑。
有经验的老人闪到一旁,避免被扑倒,最后被踩踏,还不忘大力拉扯一把没有反应过来的年轻的巡检丁差,救了他一命。
船舱很狭小,地面又不平。
几百人的拥挤,很快随着
“砰。”
枪声惊动了码头。
周边的巡检丁差全部往传来声音的方向跑去,码头的工人们也拿着手里的工具赶了过去。
高丽的人们被控制住了。
巡检丁差们通过审问,找到了船老大,又通过船老大收集了一些线索。
矛头指向了高丽协守兵团。
高丽是个历史悠久的王国,与周边的部落不同,具有一定的文明,多年来受中华文明的熏陶,影响很深刻。
从十五年起开始,北平方面就加强了对高丽的管控,随着太子入京,高丽有了三王,更加离不开大明,最早的呼声是取消藩属国,改成在高丽设立都护府,又或者宣慰司。
考虑南王,以及国王消极的应对,最终大明在高丽设立了协守兵团。
高丽国王才积极起来。
前些年高丽北王去世,大明在北地的实力更深,同样设立了协守兵团。
这两支协守兵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两地的和平,主要防备的是高丽南王,这位历史上原本先造反父亲,后造反二哥,杀死四哥,成功坐上王位的五王子。
协守兵团的人数并不多,总共不到三千人。
但是呢,协守兵团在高丽的影响很大,多年来,与当地有了许多的关系。
原太祖皇帝时,因军功授河南卫指挥佥事,加广威将军,后调守滁州,在还是燕世子的朱高炽南下时,主动提交皇太孙系的名册立下大功。
投靠燕王和燕世子的将领很多。
大宁、开平、辽东、山东、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