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的成本压得再低,也低不到哪儿去,熟食就更别说了,销量好是好,但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没有赚头,偶尔还会亏损。也就只有总店、几家大分店会进行配货,小分店压根没法支撑。”
陈坪志苦笑着说:“所以这半年里,我们开会商议着,最终决定,一定要把生鲜和熟食的成本压下来!想要把农贸市场的份额抢到手,我们就必须狠下心来!”
苏观月听明白了,要压低食品的成本,就得先投入大把的钱,而批发部要回来的四百万,暂时就被压在食品这边了。
“我本来是打算,过几天开大会的时候再说这事儿的,今天就提前告诉你了。”陈坪志呼口气,“小苏,我打算,我们公司和养殖场合作,或者干脆自己搞养殖,从源头上把成品压到最低!”
苏观月听得眉头一跳。
搞养殖!
不管是在改革开放初,还是现在,甚至是十来年、二十年后,养殖都是一条稳稳当当的赚钱路。
民以食为天,肉类,尤其是猪肉、鸡肉,几乎是所有人食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在早已不是物质匮乏的七十年代,城里人几乎顿顿都要吃肉,就算在农村,吃肉也不再是稀奇事儿。
困难是有的:各种猪流感、禽流感,天灾**。但总的来说,赚的比亏的多得多。
从八十年代开始,不知有多少养殖户赚得盆满钵满,发家致富。
天蜀要是真能搞好养殖,不仅能把食品的成本降下来,还能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靠养殖赚一大笔钱。
而养殖……还真算是苏观月的老本行。
她大学是学检疫的,虽然还没毕业就转行去做游戏了,但她实习的时候,还真去过养殖场工作。
桂城最大的养殖场,有自己的规模化种猪场,也有放养的黑山猪场,同样也和山里的农户们合作,把鸡苗、鸭苗、猪苗卖给农户,再回收长大后的肉鸡、肉鸭、肉猪,以及鸡蛋鸭蛋等。
苏观月实习的那家养殖场也自己开过直营生鲜超市,但销量并不美好,只能当个添头。
总而言之,拓展养殖场的想法的确不错,如果天蜀超市未来发展得好,那养殖场就是锦上添花,如果超市发展得不好,养殖场就是天蜀的一座大靠山,屹立不倒。
陈坪志就是这样两手抓的性格,他当初建立批发部,是想要批发部反哺总部,而现在计划搞养殖,也是想让养殖来反哺总部。
同样,这也算是陈坪志给刘不闻下的战书。
刘不闻去了分公司,依照他的性格,肯定是会在分公司那边开直销商城。那陈坪志就搞养殖,几年后再来看看,究竟是谁赚的多。
陈坪志看苏观月的表情,看出她也觉得这方案好,立马笑道:“小苏,怎么样?我都说了公司有自己的苦处和安排,总不会故意坑你吧。”
“公司想搞养殖当然是好事,可是陈总……”苏观月苦笑,“可是陈总,你不能拿批发部的钱来搞啊!现在正是批发部最缺钱的时候。”
“这不……政府领导觉得我们步子迈得太大,贷款批不下来吗?”陈坪志摇摇头,眉头苦闷地皱成川字,“小苏你不知道,我这些日子为了谈贷款,过年都没有松快过!去和政府谈,又去和银行谈,一顿顿地喝酒哦,喝得胃痛!我都去医院去了好几次了。”
苏观月听着,不为所动。
她觉得办养殖挺好的,她也知道陈坪志有自己的苦楚,但那又怎样?公司拿了批发部的钱是事实,她不能退。
一旦这次退了,以后她还想要争取什么,就更争取不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