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反派继母今天又头疼了吗! > 第276章 公子陶(第2页)

第276章 公子陶(第2页)

但当她提出要入京的时候,即便宋伯不在,但宋伯对她入京一事并没有任何反对,那就说明这是符合宋伯心理预期的。

再结合傅长歌喜欢读书,傅伯筠又给何祭酒下套一事,再回头看宋伯对她要带阖府上下入京这个匆忙的决定不仅没有反对,过问,甚至是默认,支持,阮陶更有理由相信,在傅伯筠早前的计划里,如果他自己战死沙场,宋伯就会带着南平侯府阖府上下入京。

这原本就在傅伯筠和宋伯的计划中,于宋伯而言,她做的,正是早前傅伯筠吩咐宋伯要做的,所以宋伯顺水推舟,让她以为是她自己提出的要来京中,宋伯照她说的,在惠城安顿府邸相关之事。

如果这一切都成立,那就还有一个未解之谜。

既然在宋伯心底,府中几个孩子和老夫人才是首要的,傅伯筠那处的死讯已经有定论,宋伯从边关折返之后,却没有坚持一路北上,撵上他们;而是留在府中,修缮府邸和府库;除却有府中发生这一系列变故之后,宋伯对她信任的缘故,应当还有更重要的,早前被她忽略掉的缘由!

——在惠城,在南平侯府,甚至在被烧毁的府邸里,藏了傅伯筠和南平侯府最大的秘密!

无论是傅伯筠还是宋伯,都没想到意外之后,她会携南平侯府北上!

有东西,而且是重要且关系南平侯府未来命运的东西被留在,或漏在了惠城!

所以宋伯必须要善后!

这种东西一定不起眼!

而且,一定很机密,所以连方妈都不知晓!

否则,这趟北上,方妈告诉了她很多府中的事,却并未提及这处。

也所以,于宋伯而言,即便知晓这一趟北上途中或有风险,但因为有曲少白和她在,宋伯再三权衡之后,还是选择了要留在惠城,将重要之物善后完才能入京!

也就是说,同这一路北上的风险相比,留在惠城的秘密可能会动摇南平侯府的根基,所以宋伯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事;甚至是处理傅伯筠的尸骨,也要赶回惠城!

阮陶心中倒吸一口凉气!

惠城这处的东西恐怕关系着南平侯府的身死。

但也藏得足够深,否则早就出事了……

她还是将事情想得太容易和平顺了。

也确实因为剧情中的波澜起伏都在她看不见的地方。

譬如边关的厮杀,傅伯筠身首异处;还有朝中的勾心斗角,援军迟迟不到,将傅伯筠逼到绝境……

细想之下,每一处都细思极恐。

她不在直接现场,而且在她下意识里,这些都是书中的事,所以这种感觉削弱了她的思考和谨慎,也让她将一切都往简单了去淡化。

偏离人设会不会头疼,占据了她每日思考的很大一部分。

但其实在这些之外,处处暗潮汹涌……

如果是真死在这里,就真的死了,还能这么容易去想这些事情吗?

肯定不会。

而随着在这里的时间越来越长,尤其是上次昏倒之后,这种真实感越发明显;而伴随着这种真实感来的,是一种更大的可能性,她回不去了……

而伴随着这种回不去的念头,随之而来的,还有偏离人设的变化。

从伊始处,府中只有一个团子,团子只要对她心生好感,她就会头疼难受;再到府中接连出现的几个孩子,她脑海中开始有清晰的认知,就是每个孩子当下对她好感与否;这种状态持续的时间最久,一直到抵京昏倒醒来之后,她慢慢意识到一切好像都在渐渐发生着以前她从来不会往这处去想的变化。

譬如从第一日,她脑海里清晰得只剩关于傅毖泉的那条好感走向,一度让她以为“人设偏差”这条线已经渐渐淡化,并且只作用在傅毖泉这处。

这样的猜想,在第二天醒来脑海里还是只有傅毖泉的好感走向时得到验证;但阮陶很清楚,即便连续两日都得出同样的结论也未必就是如此。

时间样本太少,或许第三日上结论就会推翻,全然不同。

果然,等到第三天醒来的时候,也是阮陶心中最忐忑的时候,但这日晨间醒来,脑海里果真已经不是傅毖泉,而是傅团子!

在前一天,她还破天荒陪着傅团子叠了很久折纸。

母慈女孝,看得傅四四在一旁跳脚,非要加入一起折纸,她说这是女孩子之间的活动,逼得傅四四差点都要说自己是女孩子了!

后来幸亏是土拨鼠在后院发现了一条蚯蚓,两个人又高高兴兴去看蚯蚓去了,这才算完。

团子还同她约好翌日再来叠折纸,可以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