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给全红楼直播解读原著 > 第114章 第十五次直播⑩(第2页)

第114章 第十五次直播⑩(第2页)

这时萧爸爸和萧妈妈同时发了话:“兰兰,快来包饺子!这馅儿是用你带回来的灰条菜发水调的,香着呢!"

萧兰兰回家的时候,带了不少脑哥塞给她的灰条菜、葫芦条儿之类的干菜,还有好些真空包装的荠菜、马兰头和枸杞头。又吃又拿说的大概就是她。

这时萧兰兰一听:自家饺子竟然也都是红楼美食,赶紧放下手机,一溜烟去了。

薛家,薛大姑娘宝钗刚从贾府那里收到三姑娘探春使人递来的一张信笺,请她帮忙算一算刚刚过去那一季“羽绒服”的收入。宝钗当即命分管南方衣饰生意的管事进来,命他结算过去一季应属贾府的收益。

那名管事当然知道贾家是薛家的亲戚,将那“羽绒服”的营生夸了又夸,赞道:“若不是大姑娘的亲眷,谁又能想到将那不值钱的鸭绒鹅绒,都能做成衣服呢?"

宝钗点点头:“确是如此!”

这羽绒服,天幕上仙子的确常穿,也提过“羽绒”之名,可是除了探春之外,也还从来没有人想到能将天幕上的衣服也给复制出来。

另外,做这羽绒服也有一桩难处,不是说用那纵横缝纫的法子就能解决的——就是“出绒”,不管用什么面料,总有那细细的羽绒一枚接着一枚往外钻。若是面料粗一些的,穿上这羽绒服,稍许动一动,身边就是一片“鹅毛大雪”。

后来也是探春想了个法子出来,在衣料的内衬涂上一层专门的“胶水”,将绒毛都“粘”在衣料上,这才解决了“出绒”的问题。

探春从来没对宝钗隐瞒过这种工艺,但是那种“胶水”却是贾敬的“丹房”里研制出的秘法,干透之后会牢牢粘附在衣料之上,薄薄的一层,柔软易折,就像是布料的一部分,与市售的任何“浆糊”、“胶水”都有所不同。

宝钗自然知道那胶水是贾家的不传之秘,她自己也不去多问,只是稍许指点探春,教她如何在京郊寻找材料、组织人手

,制出一件又一件各种款型、版式的羽绒服,再将它们推向市场。

果然如宝钗与探春两人所预料的,这种御寒衣物最先在南方流行起来。

南方诸地,虽不似北方冬季苦寒,但阴冷起来也挺够呛,似被魔法攻击。但是南方的冷却又犯不上穿那等又厚又重的大毛衣裳,相反,倒是毛皮到了南方容易发霉生虫。

于是这“羽绒服”宛如异军突起,再加上宝钗帮探春出的主意,在那“羽绒”的内胆外头套上各种华丽的面料,锦缎的、刻丝的、刺绣的……做出剪裁得体,美不胜收的奢华服饰。但除此之外,也能用最朴实的纯色松江布,做出御寒极佳,而又朴实耐用的寻常羽绒服。

这种新奇的服饰在南方火了一整个冬天,在初春之际,火回了北方。

随着春意降临,那大毛衣服渐渐穿不住了,人们渴望穿上卸下沉重,穿上轻巧的春装。然而北方诸地春寒料峭,一到乍暖还寒时候,寻常棉服着实顶不住。

因此这整个冬天里都不声不响的“羽绒服”,在春天里成为京师的流行风尚。

那管事故意拍宝钗的马屁,笑着道:"这羽绒服只有一样不好,就是最近城里城外,连鹅鸭都搜罗不到了。"

宝钗闻言,也忍不住轻笑,道:“是呀。贾府那时派人到各村各寨,各酒楼茶肆,甚至各家相熟的大户人家去搜罗的羽绒。所以才让市面上鹅鸭奇缺。不过今年养鹅鸭的人铁定会更多,待天气暖了,这种短缺就会缓解了。"

这时,宝钗也已将管事的账簿子翻完,点头笑道:“共有二千两上下,刨去人工与物料,总有一半的利给到三丫头那里。这是一门好营生。今年冬天会至少还要翻上一倍。-->>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