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虞非晏,都是甚么“使君有妇,罗敷有夫”,对着傅瑜,却是简单粗暴的“和离”二字。
傅瑜当下便急了,怒吼一句:“他敢!”
“早知道我今天就该揍他!”
房外的守夜侍女被惊醒,起身敲门问他们。傅瑜讪讪着,让她回身去睡,又为着刚才一时气急的怒吼给斐凝赔罪。
傅瑜这般赔罪,说着说着,又想起前两日翻捡陈年旧宗看到的一则案子,便道:“刚才这事儿,我倒想起来前些天在衙里看到的一则旧案。说的是前朝十七年,两湖道安阳县一胡姓屠夫和他前妻的事……”
说起悬案,斐凝不由也被勾起了兴趣,忙催促着让傅瑜讲述。
深更半夜,两人不由得讨论起来这桩案子来,唯独在外边守夜的侍女,被吵醒后听着房里的世子和世子夫人半夜说甚么“枯井藏尸”、“十年后冤鬼复仇”的故事,吓得两股战战。
※※※※※※※※※※※※※※※※※※※※
斐府
大冬天里,熬夜促膝长谈的下场就是,斐凝冻感冒了,说好的第二日去斐府看望斐之年,也顺延了些时日。
及至病愈,已是十一月末,深冬雪厚,白日愈发的短,傅瑜下衙回府后,天已是灰蒙蒙的,没多久就暗沉下来了。捡了个休沐日,傅瑜陪斐凝回斐府。
斐府上如今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国子监祭酒斐之年,一个是荆州刺史斐右江的妻子斐卢氏,也就是斐凝的嫂嫂。临近年关,斐右江身为地方官员,如今又到了三年制满的时候,按制该回京述职。前段时间斐凝出嫁,所以斐卢氏就先来永安,一则为打理小姑出嫁,二则在永安侍奉舅公等候丈夫。
坐在马车上,许是近乡情怯,斐凝向来平淡无波的脸上也罕见的露出一丝惆怅来。
傅瑜将自己身旁的软枕拿了垫在她腰后,顺手握了她的手轻拍:“回娘家而已,这般紧张做什么?要真是不习惯,以后常回斐府来看岳父不就好了。”
斐凝长叹一声:“是我着相了,只是平时难免会想阿爷。他肠胃向来不好,没有我做的药膳滋补,怕是吃不好睡不好,定然清减不少……”
“你出嫁前不是已经教会了府上厨子么,再说了,还有嫂夫人在一旁侍奉看着,岳父又不是小孩子,再说了,便是再任性,也不好在儿媳面前跌脸面的不吃药膳。”
斐凝把手从傅瑜手中抽出来,看他:“你还真是不顾礼节,哪有你这样说岳父任性的女婿。”
“我向来这般。”傅瑜摸摸鼻子,看斐凝的脸色,一时心下也惴惴起来,忙闭了嘴,只看她,轻拍她背部安慰她。
马车驶进二门,早有一旁的老管家领着人迎接二人。雪大天冷,便是白日,屋内也燃了烛火,几人穿堂过廊,进得一旁小厢,屋内热烘烘的炭火气瞬时驱尽了身上带着的寒意。
屋内暖和许多,斐卢氏在一旁笑意盈盈的看他们,傅瑜径自脱了身上披着的大氅,三两步靠近斐凝,细心地把她身上披着的斗篷解下,递给身后跟着的白芷,动作流畅自然,斐凝也是惯常顺着他。两人之间不见丝毫旖旎气氛,一看便知这不是傅瑜特意在她面前表现,而是在安国公府便这般,怕是日日如此,早已习惯了。
斐卢氏脸上的笑意不由得加深了许多。
三人自是一番寒暄,随后进了一旁斐之年的小书房,就见的他只手拿了一卷书,一手负在身后,向着微敞开的窗边,就着窗外莹莹的白雪念书,嘴中小声的念念有词,看起来一副悠然自若的模样。
他身形并不硬朗,但肩背挺得笔直,一身青衫穿在身上,如芝兰玉树,即便是知天命的年岁,但风骨如旧。
“阿爷……”斐凝轻声唤,向前一步行礼:“窗边凉,怎的在这边看书?”
傅瑜也跟着行礼,唤他:“岳父大人,小婿这厢有礼了。”
他循声回身,看斐凝和傅瑜一行人,目若悬珠,慢慢收了手中的书,先对着斐凝面容温和的点点头,随后看傅瑜,开口便笑:“傅二今日怎的这般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