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把自己的文章给二人看。
……
秋闱最后一场考完,已经是八月十二日。
中秋已然临近。
每一届秋闱主考官,副主考以及乡试的阅卷官们都要在贡院的明伦堂阅卷,共度中秋。这是惯例,也是一种荣耀,没有人会因此不满。
安平帝今年初临朝政求贤若渴,因此派出的主考官副主考,以及各位阅卷官全是公正无私风品俱佳之辈,哪怕中秋假期亦没有过多的饮酒歇息,草草的吃了饭便又开始了紧张的阅卷。
“我等阅卷时务必要公正公平,所有试卷无论优劣,皆要从头至尾认真点评一遍,绝不可出现只阅破题就拙落的情况!”
马翰林每日都要巡视各房重复一遍刚才的话语,众人唯有点头应是,每每批阅文章至深夜方才歇息。
如此五六日时间,试卷批阅堪堪批阅一半。
副主考官唐宝玉拿着百余份考卷走到马翰林处,略带忧心道:“马总裁,秋闱已经过去五天,试卷仅仅评阅了一半不到,我担心放榜之日会因此延误。”
马翰林摆手道:“各地放榜之日原本就不尽相同,晚一两日也是无妨的,这一点我自会向皇上说明。”
唐宝玉这才放心的点头,微笑道:“有大人这句话下官可就安心多了,咱们这一届虽然阅卷缓慢,但着实出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尤其是这几篇,读之让人欲罢不能,回味无穷啊。”
“哦。”马翰林眼睛微微亮起,道:“快快拿来,让我也一饱眼福。”
唐宝玉将手里的试卷放下,最上面的赫然是《礼记》一房荐上来的文章,最上面有阅卷官朱批“宜冠本房”四字。
马翰林微微皱眉,略带不悦道:“才阅了一半,就点了礼记一房的头名卷?草率了!”
唐宝玉微笑道:“马总裁先看看文章。”
当初他接到这份头名卷时也有些疑惑,待一口气看完七篇制艺才恍然:为何礼记房官会草率的提前定了本房头名!
要知道,虽然最终决定经魁的是主考官以及副主考,但二人一般会给五经房官面子,优先考虑推荐上来的头名卷。
而且里面还涉及到解元之争,若是经魁经不起考验,如何跟其他几房争锋呢?
带着些许怀疑,审视,甚至挑剔的目光,马翰林仔细的读起了手中的文章。
半晌之后。
马翰林翻过一页,现后面没有了。
七篇制艺一口气看完,竟然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如何?”
唐宝玉微笑问道。
马翰林赞叹道:“读之欲罢不能,细想回味无穷。”
又指着卷子道:“此考生七篇制艺从头到尾,竟然无一可挑剔,其浑厚建雅之处,实能以韩欧之气,达程朱之理而吻合于当年之悟意,显然已经到了古文手法的极高境界,感觉……有昔年曾太师文章的意境了。”
唐宝玉自然知道,曾太师就是曾永卫,大夏开国以来第一位,也是唯一以为三元及第的状元,以古文手法作八股文的开创者。
“实在高出其余考生一大截,也难怪《礼记》一房会提前点了头名卷!”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