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0章
“以铜管为芯输送沼气,岂不是靡费甚巨?”
铜在大唐与钱帛无异,长孙皇后一听灯芯是铜制,首先想到的便是国库的开销。
“阿娘多虑啦。”兕子赶忙解释道,“只有灯芯和沼气池底的关键一截用了铜,其余管道皆为铁制。”
“为防锈蚀,建设局的工匠们还特意在铁管上刷了三层厚漆呢。若非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用陶瓷管也未尝不可。”
“我听狄仁杰说,作坊城那边新建的作坊,输送沼气便尝试了铜管与陶瓷管并用之法。”
对于燕王府的诸般事务,兕子可谓如数家珍。
她平日里除了待在宫中,便爱往李想或武顺那里跑,要么就是陪着小玉米玩耍。
狄仁杰作为小玉米的师兄,与她也时常见面,许多来自燕王府产业的新鲜事,都是他讲给兕子听的。
“母后,沼气池虽初建时耗费不菲,可一旦落成,益处无穷。”
李治也在一旁为这项新发明助言。
“于宫外百姓而言,沼气不仅能照明,更能用来烧水做饭。寻常人家若有了一座沼气池,一年到头几乎无需再买煤藕,也免去了冬日里烧煤炉子,担心中碳毒的风险,其利大焉。”
李治今年虽已十四,在朝堂上却依旧没什么分量。
宫中人尽皆知陛下宠爱晋阳公主与晋王,但也仅此而已。
李世民对李治的疼爱,与对李泰的器重截然不同。
满朝文武,从未有人想过他有朝一日能登上那个至尊之位,众人眼中唯一的悬念,只在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之间。
“想儿在教化一道上,确实独辟蹊径,令人叹服。”
长孙皇后慈爱地望着李治和兕子,“观狮山书院办得有声有色,各处小学、蒙学也声名远播,就连那幼儿园,如今都成了长安勋贵人家瞩目的焦点。不过,这些都还不是我最欣赏他的地方。”
“那阿娘最佩服二哥的是什么呀?”兕子仰起脸,眼中满是好奇。
这个问题,她确实从未深思过。
“我最欣赏他的,是他那种能让旁人甘心追随,甚至奉若神明的气度;你瞧瞧你们兄妹俩,几乎要把想儿当成导师来敬重了。”
“我何尝不想拜二哥为师,只是他瞧不上我罢了。您看刘广、狄仁杰、秦怀道、卢照邻,哪个不是人中龙凤,他身边从不缺能人。二哥是不是嫌我天资愚钝,才不肯收我?”
李治此言一出,长孙皇后瞬间没了言语的兴致。
她生的这几个儿子,终究是没一个能企及她与他们父亲的万一。
。。。。。。
燕王府,书房内,李想与武媚娘正对坐清谈。
伴随着燕王府的声势日益浩大,牵涉的事务也盘根错节,愈发繁杂。
很多时候,已由不得李想自己想不想置身事外。
不中听点说,如今的燕王府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双眼睛。
“王爷,在大明宫中推行沼气灯,此举恐怕暗藏祸根。沼气毕竟是易燃之物,一旦被人用作歹心,这笔账迟早要算到您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