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了就做呗!”
陆晨笑了笑:“这样的电影也许未来我还会继续做,也许就不做了,谁也不知道,做《我不是药神》是因为我们想告诉娱乐圈的这些导演,电影的题材其实挺多了,没必要一直盯着一个类型不放,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故事都可以被改编成电影。至于做《药神》的话是因为我喜欢这个故事,所以想和大家分享而已,你喜欢吗?”
“出于礼貌肯定说喜欢。”
楚林眨了眨眼睛说道:“但是出于真心,那应该是非常非常的喜欢。”
“谢谢。”
“我喜欢陆导的每一部作品。”
……
言归正传。
楚林道:“从昨天到今天,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这部电影。谈的时候,眼中带光,眼中带泪。我们都知道《药神》是一个很现实的故事,讲的是几位白血病患者,因为买不起进口的格列宁抗癌药物,只能去买从印度走私的彷制品抗癌药。
一系列的利益纠葛,人性挣扎,相关方博弈。能看到人性的伟大,也能看到人的卑微;能看到光,能看看到光影背后的黑暗与无奈。很多时候,对于一个鲜活的生命来说,无奈本身,就是巨大的黑暗。那么,陆导可以说说制作这部电影的初衷吗。”
陆晨回答道:“《我不是药神》是国内目前需要的电影,就像《摔跤吧!》,是大家都认可的好电影。借用片子里最难忘的一句词:“这世上最大的病,是穷病”,可再穷,他们都在用自己很无力的一个微笑,在人性的最边缘,闪着最好看的人性之光。”
看电影的时候没觉得。
但是听到陆晨这么一分析,楚林生出了同感:“的确,这的确是国内目前最需要的电影。”
豆瓣网上有一句影评:“这是那种你看完之后,就要把你身边所有人按着头推进电影院看的电影。”
那《我不是药神》好在哪?
故事完整、题材大胆、演技在线,这些都是影迷圈里被谈爆了的话题。
谈得最多的也许是“被它感动”:上面的海报上,所有人都在笑,但这背后全都是眼泪。
在剧作方面,《我不是药神》虽然谈不上里程碑式的。
但,这的确是华国现今最需要的那种电影。
其实华国的影迷和华国的球迷一样,很苦。我们的口味早就被好来坞经典、日韩佳作、欧洲神片调得很高。
我们看过了太多优秀的作品,太多深刻复杂的人物,我们早就在电影里把人性咂摸个遍了。
这个时候,自己本土却没有一个标杆式的电影,真的让人心寒。
而《我不是药神》就是这样一部标杆:剧情饱满、感情真挚、人物深刻、直击现实。所有华国影视创作者看到了《我不是药神》的成功,应该都会开始反思吧。
对于华国电影来说,《我不是药神》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最后再呼吁一下,如果你真的热爱电影,那就不要下载任何盗版观看。
去影院支持,你们一票一票,不是投给《我不是药神》这个电影,而是投给华国电影的未来。
的确是这样。
之前陆晨拍摄的那些大片在某些方面是比不上《药神》的。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药神》才是最纯粹的华语电影。
访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陆晨完全比较放松,楚林是个非常专业的女主持人,她会在该倾听的时候倾听,也会在该开口的时候开口。
在最恰当的时候引导着话题。
当天晚上,
这段访谈的剪辑完成,并且以陆晨的初心访谈实录,揭秘《药神》的标题出现在网络上,结果陆晨这段访谈视频一经上传便直接创造了该节目点击最快破万的记录。
陆晨的影响。
药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