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衣锦还乡
鲁县。
圭章村,大队部。
在老村长以及队里干部们的支持下,在如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局面之下,圭章村这个十里八村唯一保恢复了生产队的村庄,当下却提前开启了分红。
分红仪式开始前,老村长向所有村民社员们宣布了今年的分红原则:在扣除掉分给李四季这个大股东的那份儿外,剩下的钱既按照“人五劳五”的原则进行分配。
所谓的“人五劳五”,指的是人头数分红和劳动力分红各占总收入的一半。
通常而言,人五劳五的分配原则只适合在收成较好的年景。
因为当收成不好的时候,就必须优先保障劳动人口的口粮,如此一来势必会压缩人头粮的份额。
当然了,现金收益分红也一样。
显然,在村干部们看来,今年村里的收益很好,可以多给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分一点。
在宣布完分配原则之后,新任大队会计程英子随即向大家公布了今年前半年村里的总收入以及各项开支。
按照程英子公布的数据,根据1994年后半年统计结果,村里刚成立一年的养殖厂收益就达到了67。27万元。
扣除了相应的成本以及最初李四季投资10万元的债务之后,可以用于分红的资金有43。76万,预计分红43万,剩下的零头则是被截留了下来,准备用于明天的庆祝和大席。
按照村里和李四季之间的约定,村里除了要归还他10万块钱的投资外,还要分给他一半的收益,即21。5万元。
剩下的21。5万人同样要一分为二,一部分要分给全体村民,每人可以得268。75元。
另外一半则是要分给234名劳动人口,不过却不是平分,而是按照他们后半年的工分多少计算。
整个分红从傍晚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半才结束!
给最后一个村民把钱分完后,老村长和程英子会计等大队干部们都大大松了口气。
随后,老村长给自己点了一锅旱烟,而后看着李四季笑着说道:“总算是把这笔钱分下去了,我们也不用整天里提心吊胆的了。”
程英子则是喝了一口茶水,附和着说道:“谁说不是呢,这段时间小朱他们每天都是搂着枪守着这笔钱,上个厕所都得轮替着,这下总算是能睡个安稳觉了!”
而一旁的小朱则是咧着嘴笑了笑说道:“累是累了点儿,值!”
“哈哈哈,当然值了,你们老朱家连大带小足足有7口人,单单人头钱就两千块钱,算上劳动力分红,加起来都能分到三四千了。”程英子笑着说道。
“没有,拢共三千多一点,还不到四千!”小朱笑着说道。
“那也不少了,算上你爸爸在牧野集团的工资,我估计你们老朱家早就是万元户了吧!”程英子笑着打趣道。
“可不敢瞎说。。。可不敢瞎说啊!”小朱小声说道。
众人看到他这么小心翼翼的,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笑闹过后,老村长指了指桌上用蛇皮袋装好的半袋子钱,对着李四季说道:“四季啊,这是你分到手的,快拿回去吧!”
李四季笑了笑说道:“不急,我还有点事儿想和老村长、英子婶你们聊聊!”
“四季啊,你有啥事儿就说嘛!”老村长笑着说道。
“村长爷,我看咱村去县城的路实在是太烂了,咱能不能修修!”李四季道。
“嗯,这路确实得修一修了,一到下雨天就烂的不能走了。”
接着老村长话音一转,再次说道:“马上打春了,等春播结束后,我组织咱村的村民们拉点沙石,把那条路垫垫!”
这时程英子也说道:“那条路也不止咱们一个村的人在走,可以向张店村那边说说,让其他村也出些劳动力,和咱一起干!”
“我看行,往年遇到这种修路架桥的事儿,咱们整个张店也都是一起干的!”小朱道。
李四季当即说道:“村长爷,我的想法是,咱们能不能修一条像样的柏油路或者是水泥路,砂石路太不耐造了,我记得这路去年才修过吧,今年就烂成这样了!”
听到这话,老村长顿时皱起了眉头,随即说道:“四季啊,咱们村距离县城差不多有14里地,要是全都修成柏油路或者是水泥路的话,可得不少钱啊,以咱们村的情况可担负不起这么大的开支啊!”
“村长爷,钱的事儿你不用担心,修路的钱我可以出!”李四季道。
“你出?”
李四季点了点头说道:“对,我已经大致核算过了,如果是柏油路的话,得找专业的路桥公司做,具体价格我不太清楚!”
“但如果是水泥路的话,在不考虑人工成本的情况下,修一里水泥路差不多需要四千块钱,14里最多五六万,另外就算加上咱们村里的路,加起来也不会超过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