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好意思说,是因为跟姜贵诚争辩“山珍海味吃多了,到底会不会腻味”这事儿,耽误了功夫。
“赶紧着先忙活吧。”
方婶子心里头也藏着事儿,索性也没了往常那般,跟人插科打诨的欲望,捋起袖子来,手脚麻利的准备起早饭来。
等三个人将巴的做好了早饭,已经是村里大多数人都起来的时候了。
“看来今儿个是真的晚了。”
方婶子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现在过去,还能不能有好地方?”
隋然也不免着急了起来。
姜贵诚沉默地推起板车,什么话都没说,却不自觉地加紧了脚步。
姜安宁目送着人走远,心里头又想起了方婶子昨儿夜里说的那一通话。
纠结着要不要到镇上去租个房子,暂时的住下。
昨儿方婶子说的那些话,至少有一句是十分对的。
村里的这些人,就像是茅坑里的臭石头。
她实在是没有必要,将自己置身于险地,与人硬碰硬。
谁知道他们阴险起来,会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
以卵击石,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且以村里这些人的德性来看,万一真的祸到临头了,他们保不齐还真的就会拉着她同归于尽。
姜安宁若有所思。
等村里头渐渐多了人家冒起炊烟以后,她才转身回了厨房,拿上昨天并没有吃完,而是被她剁成了小块,过油炸酥了的黑鱼,往姜秀娥家里去了。
直觉告诉她,如果这个村子里有什么秘密,姜秀娥一定是知晓的。
甚至,姜秀娥是对这个秘密不以为耻。
只不过,碍于亲情,又或者是碍于同族之情,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她不得不对此视而不见罢了。
可当年,姜秀娥既然愿意对险些死在路边的她施以援手,将她送至安济坊去,让她有幸捡回来了一条命。
想来在心底,还是至少存有一丝良善的。
姜秀娥看着笑吟吟,还是一如当年那般满是天真的小丫头,站在她家门前时,着实是有些意外。
“你怎么来了?”她心里头甚至是有些慌。
想到当年的许多事情,不免抓紧了手里的簸箕。
“之前得知是老祖儿您救了我,我心中一直很是感激,奈何那段时间实在是事情太过于忙乱纷杂,导致我倒是一直没得空过来,好好的谢一谢您。”
姜安宁把场面话说的漂亮,扬了扬手上的炸黑鱼,笑着道:“今儿得了时间和机会,特意过来孝敬您老人家。”
姜秀娥看了眼被炸的金黄的黑鱼,微微一愣,随即拒绝道:“我已经是一把年纪的人了,哪里吃得了这些,还是你们年轻人留着,好好补补身子吧。”
“是谁说年纪大了,就不需要补身子?”
姜安宁多了几分小女儿家的娇态:“正是年纪大了才更需要补身子呢。”
“还是说,老祖儿不过是拿话点我,是看不上我拿来的这些粗陋东西。”
姜秀娥下意识的否认:“我没有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