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边走边说吧,这件事对你们莫斯科国际来说,也许有点棘手。”
弗拉基米尔已经把伊戈尔翻译好的《在人间》装袋给了瓦西里,后者也仔仔细细看了一遍,随后便对这部小说惊为天人,同时也对作者敢这么写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沙俄感到无比钦佩——
要是沙俄本土作者这么写,不说是杀头的大罪,但这么一部作品问世,他也基本和沙俄文学界再无任何瓜葛了。
瓦西里很喜欢这种敢写敢说又极有能力的作家,可惜北川秀是日本国的,而且《童年》的版权还在《新世界》。
然后弗拉基米尔就告诉他,他准备后续将阿廖沙自传体三部曲的所有版权都买下来交给莫斯科国际,这部《在人间》就是第一个准备启动的项目。
瓦西里还是第一次见弗拉基米尔这种大佬对一部小说如此上心和感兴趣,他猜测这可能是沙俄政界权力变化的风向标之一,便对《在人间》更上心了。
身为莫斯科国际的编辑,瓦西里倒是不担心小说里展露出的那种政治倾向和激进思想——
莫斯科国际算半个官媒,背后的大山还如此稳固,现在就算旗下的杂志刊登破口大骂沙皇的小说,估计也没人敢上门来查水表。
发现弗拉基米尔对《在人间》如此钟爱后,瓦西里第一时间向他举荐了他手下的爱将德米特里。
于是就有了现在电梯口的这一幕。
看到显赫政界的弗拉基米尔孤身一人来到公司,莫斯科国际的员工们顿时吓得心惊胆寒,大气也不敢出一下。
弗拉基米尔倒是没怎么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和两人一起来到总编办公室,连门都没关,就这么堂而皇之地讨论起了《在人间》的出版问题。
“《童年》在沙俄引起的反响百年仅有,不用说都知道肯定有无数读者在期待阿廖沙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二部面世。
但《童年》被死死握在《新世界》的手里,没有第一部配合做宣传,我们突然拿出第二部”
德米特里得知袋子里装的是《在人间》后,先克服了立即想要一探究竟的冲动,随后对弗拉基米尔和瓦西里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不想让糟糕的运营和宣发埋没了一部顶级名著,但莫斯科国际背靠大山,因此宣发和运营确实是出版界里排倒数的存在。
只是他的话还没说完,弗拉基米尔便来了一句:“《童年》的版权吗?我已经问《新世界》要来了。
从今以后,《童年》就是我们莫斯科国际的小说了。
你说的配合宣传问题,我觉得没什么可担心的。”
德米特里面露惊悚,抬头看了眼瓦西里,发现总编含笑点头后,差点老心脏没承受住这股巨大的冲击!
这就是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的能量吗?
竞品公司的头部作品,说拿就拿?
这可是北川秀正儿八经和《新世界》签过合同,拿了买断价的小说啊!
德米特里不知道《新世界》究竟了多少钱才买下的《童年》,反正肯定够发他几百年的工资就对了。
“呃既然如此,那宣发问题确实没什么好讨论的了。
只要在《在人间》见刊前再刊登一遍《童年》就行了。”
德米特里对这些事很熟悉,看样子弗拉基米尔和瓦西里也准备把这个任务交给自己。
“我觉得最棘手的地方还是在反对声音上。”弗拉基米尔也不敢忽视沙俄本土贵族后裔和那些沙皇制度既得利益者们的声音。
他们掌控着沙俄各界的方方面面,真要对《在人间》下死手,就算是莫斯科国际,也很难把小说大范围推广开。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德米特里老师。”他扭头问道。
这就是弗拉基米尔此行的最终目的。
在和北川秀以及北川文娱谈妥后,弗拉基米尔就想着借这部《在人间》探一探国民对寡头们的口风。
沙俄屹立不倒的七大寡头几乎掌握了这个国家60%的经济命脉,他们动一动手指,整个沙俄都得颤一颤。
无论未来有没有机会登临最高之位,弗拉基米尔都想好好清算一波这些尸位素餐,只知道鱼肉百姓的寡头。
但饭要一口一口吃,仗要一步一步打,上来就直接和寡头们图穷匕见,死的一定是他弗拉基米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