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科技给人的便利实在是太大了。
姚师傅经常要接受市运输公司的征调去别地方跑,天津自然是比较多的地方。
路上倒也没出什么岔子,除了车子趴窝了一次。
修好以后继续上路。
六个多小时以后,下午两点半,车子停在了天津码头附近。
“姚师傅,你们等一下,我去码头找人问问情况,看看船来了没有!”
姚师傅两人已经下了车,在旁边的树荫下。
听到这话,看向了不远处的码头问道:“行吗?要不要我们跟你一起过去啊?”
“不用!不懂的话我去问呗!”
王青松笑呵呵的说着,现在他都已经练就了一张厚脸皮。
姚师傅见状也不反对,去街道边,买了几根冰棍,三人分了分。
王青松拿着东西道了声谢。
吃着冰棍向着码头里走了过去。
没干过这个事情,但是他可以问,一路上询问了一圈找到了人。
被告知货船还没到。
至于什么时候到就不清楚了,今天也只是预估时间。
毕竟现在不像后世,在海上海还能打电话。
离开了码头,重新回到了车子这边。
“怎么样?”
杨连东看着他过来询问了一句。
顺便递了一根烟。
王青松接过烟,点着抽了一口,摇摇头:“还没到呢!今天要不要去招待所?”
姚师傅摇了摇头:“先不去,先找个地方吃个饭,然后再来问问,要是还没到,到了晚上再看情况。”
听到这话,王青松轻轻点头。
三人在附近找了个餐馆。
这年头的餐馆到了下午三点,基本上都不会做饭了。
但是有两个地方特殊。
火车站,码头这种除外可就是为了方便有人赶不上饭点过来吃饭。
小餐馆菜系没那多,只有收银台墙上黑板上写着七八个菜,主要是因为夏天,蔬菜种类要多点。
没有肉票,只有全国粮票,好在能吃鱼和海鲜。
姚师傅进来看着墙上的黑板,笑道:“他们这的贴饽饽熬小鱼,还有罾蹦鲤鱼不错,要不点这两个?然后再点一个蔬菜?或者来个八珍豆腐?”
王青松无所谓:“行啊,我都可以!”
杨连东自然也没什么意见。
最后点了四个菜。
点了才,给了钱和粮票,几人找个地方坐了下来。
杨连东显然也是第一次来,在空荡荡的大堂扫了一圈,随后笑道:“师傅,都说,京油子,卫嘴子”,天津人好吃,也没多少菜啊!”
姚师傅闻言翻了翻白眼:“想吃好的啊!去大酒楼啊!八大碗、四大扒、冬令四珍,都有,就拿那八大碗来说,又分细八大碗,粗八大碗,菜都是不一样,其他多的去了。这里的官府菜在四九城都是有名的。”
听到这话,杨连东这才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