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青城山,在整个玄门江湖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即便如今梅山教风头无量,也依旧是法教,比不上人家玄门正教。
想要成为玄门正教,还要经过周密谋划,他们这次来,不仅要救唐凌,也是要参加开窖大会。
对什么宝物,他们毫无兴趣。
关键是要趁着这机会,和几方势力达成合作,派教中子弟进入军中效劳,谋取朝廷支持。
玄门正教的关键,就是要参与国家祭祀。
这是梅山教千年来最大的机会。
不仅他们,副教主已经提前去了青城。
听说这次各方都派来了重要人物,算是一场玄门盛事,能当主宾,绝对不简单。
不等他询问,邹少海便开口道:
“看着吧,开窖大会后,李衍就要名扬天下了,关键是此事得利的朝廷官员,都会卖他面子!”
“哦?”
唐家二人一听,顿时了然…
…………
夜色渐深,重庆都尉司衙门。
“梆梆,夜半三更,小心火烛~”
打更人的声音,靠近又远去,惊飞檐上夜鸦,扑腾腾融入寒冷夜风中。
书桌前,赵显达就着牛油大烛,仔细查看几封信件,时而勾勾画画,时而皱眉凝思。
不仅是他,整个都尉司几乎都灯火通明。
成都府的事,已在京城掀起轩然大波。
虽说他涉险前往成都,在大战中表现不凡,给蜀中都尉司抢了份功,但朝廷那边却毫无嘉奖,显然皇帝对他们已是十分不满。
都尉司上下,此时都是忧心忡忡。
要知道,没有消息,往往是最坏的消息。
他们是皇帝走狗,负责监察天下,闹出这么大的事,全部被责罚处理,也并非不可能。
想到这儿,赵显达又继续查看手中信笺。
“正月二十,刚从播州离开的朝廷大军,又转道前往成都,镇压叛乱,安抚灾民,数百名卫所将官被拿下,押送京城处理…”
“成都附近卫所的兵马,全都受到调令,被派遣前往闽南,陕州卫所扩充兵马,且调遣部分进入蜀中…”
看来,朝廷已借机削减蜀王权柄。
那位五郡王萧景洪,因为帮助平乱,已被正式册封为成都王,封地缩减为一城。
即便如此,朝廷也对蜀王一脉不再信任。
这些都在预料之中。
京城那位皇帝,甚至会借着此事发难,再次削弱各地藩王职权。
但把蜀中的兵,派往闽南做什么?
赵显达若有所思,想起了之前看过的简报。
东瀛攻伐三韩之地,加上内部一统,沿海倭寇横行,加上到处乱窜的红毛番海盗,时常袭扰沿海。
莫非,是派去打仗?
赵显达微微摇头,继续分析剩下的信件。
此事过后,蜀中军权肯定会有外人接手,而且不会削弱,毕竟还要镇压防范藏地和西南。
他关心的,是另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