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 100110(第24页)

100110(第24页)

【苏轼自请外任可比被贬时风光多了,在杭州任职时,朝廷并没有亏待他,对他的慰劳十分的优厚。

苏轼在杭州更是为百姓办了不少实事。】

天幕上出现了杭州西湖著名的景点——苏堤。

众人看到苏堤绿柳荫荫的景色十分的赞美,想要身临其境去游玩一番。

【杭州出现旱灾,闹饥荒和瘟疫。苏轼请求朝廷赈灾,用米粮救济饥民,又自掏腰包建立方舱医院,请医生给病人治病。

这个自掏腰包直接掏了五十两黄金,颠覆了我们对苏轼很穷的认知。

苏轼在杭州兴修水利,解决民生问题;建造长堤,方便人们通行。当地人对苏轼十分的爱戴,为苏轼建造生祠。】

【之后苏轼碾转各地做知州,解决了当地的水患、匪患、漕运等问题。】

秦始皇嬴政点头:这苏轼确实是位能臣。

天幕之前盘点的曹植和陶渊明都不适合当官,李白和杜甫时运不济,摊上了一个登上败家皇帝榜的皇帝。此番终于见到了一个能够做出政绩的诗人。

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想到了到处都有百姓自发建造生祠的狄仁杰,想着宋朝的皇帝确实不会用人。

【苏轼在官场仕途上的好日子,大概就是高太皇太后在世的时候。

可以说高太皇太后是苏轼的伯乐。

高太皇太后名叫高滔滔,在历史上的评价很高,执政七八年,政治清明,有“女中尧舜”之称。

高滔滔一死,宋哲宗就恢复新法,贬谪旧党的官员。

被当作旧党官员的苏轼好日子到头了,很快就又被贬了,而且被贬的比之前更偏。

这回王安石爱莫能助。】

【自古以来搞变法的就没有好下场,相比其他人来说,王安石的下场算是好的了,据说只是被气死了而已。

早在公元1086年,王安石病逝,自然是帮不了苏轼了。

宋朝是宣称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杀士大夫。虽然这并不是金科玉律,但苏轼和王安石多多少少是从中获益的,不然下场会更惨。】

秦始皇嬴政想到了商鞅,相比之下王安石确实是得了善终。

得知自己死期的王安石想着该好好养生了,虽然天幕说哲宗皇帝上位后会恢复新法,但他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一向支持他的神宗皇帝都对新法不是很支持了,还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任皇帝身上?

变法的本意是富国强兵,争强国力,改善百姓的生活,结果却是事与愿违,反倒成了掌权者的游戏。

一会儿恢复一会儿废除的,闹着玩呢?

【宋哲宗赵煦刚一亲政,就把苏轼贬到了惠州,在当时是不毛之地,古代罪犯流放的地方。

惠州或许不够熟悉,换个说法,流放岭南。】

宋神宗赵顼震惊了,“乌台诗案”的时候,他都没舍得把苏轼贬到岭南,赵煦是怎么回事?

高太后:“……?”

天幕盘点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的时候,对宋哲宗赵煦的评价还算可以,她以为可以对这个孙子放心,赵煦是怎么回事?

这怎么能让她放心?

她怎么都想不到赵煦小小年纪,竟然生了一身反骨。

父子俩还真是一脉相承。

高太后阴阳怪气地道:“皇帝啊,你生了个好儿子。”

赵顼觉得母亲这话说的对,他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虽然在变法这事上和他观念一致,但是动了他都舍不得动的人,是该好好管教了。

岭南那种地方,这是要苏轼死在那啊。

【在当时,惠州是一个落后的地方。苏轼的到来,改善了当地的民生。

由于是被贬,且是有名无实的闲官,没有自请外放时那么风光有实权能够得到朝廷的慰劳,所处的岭南又是各方面都落后的地方,要花钱的地方可多了。

苏轼心系百姓,大概就是这个时候变穷的。】

【南边的岭南,北边的宁古塔是十分出名的流放之地,那里远离中央,环境恶劣,甚至前往的路上都十分艰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