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说贾璋的乡试座师乔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除此之外,得了阁老青眼的翰林会被提拔到内阁来兼任内阁中书,即所谓的入值内阁。
这一类人升迁也是最快的,比如说杨宗祯原来的那个中书,原本只是翰林院的七品编修,在杨宗祯这里伺候了六年,如今已经平步青云,升任江西粮道了。
不过叶士高欢喜的事情并不是那入值内阁的履历,也不是那人人觊觎的额外提拔。
贾璋他只是尚未入仕的国子监生,有了这份履历也不会即刻就得到什么好处。
至于额外提拔……
茂行他是师相嫡亲的徒孙,就算没做过师相的中书,师相也会提拔茂行的。
所以真正让叶士高感到欢喜并不是这两件事。
他真正感到欢喜的事情是师相对茂行的看重。
师相宁可暂时空着内阁中书的位置,也要提拔茂行去顶班,这件事必会提高茂行在杨门内部的话语权。
除此之外,根据他对师相和茂行的了解,这些天师相肯定会给茂行开小灶,茂行也一定会因为师相的小灶受益匪浅。
茂行做事又十分体贴细致,更是个投桃报李的性格,这就意味着师相必定受到茂行全方位的孝敬。
等到一个月后,师相和茂行的感情也会变得坚不可摧起来……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叶士高当时会感到十分欢喜。
事情正如叶士高所料,随着时间的流逝,杨宗祯和贾璋的感情也愈发深厚了。
一开始,杨宗祯只给贾璋讲了几位阁老的行事作风。
后来他渐渐为贾璋讲述了朝廷局势的变迁,再到后来,杨宗祯甚至开始拿出一些简单的政务让贾璋练手了。
而贾璋在处理政务时的表现也非常好。
除了一开始时有些手生,贾璋后面提出的建议都非常好。
杨宗祯很欣慰。
贾璋、叶荆与自己的孙儿叔玉都擅长读书,但是要论起做官来,还是茂行他更擅长一些。
当然,叔玉虽然办事不如茂行老练,但是那股子狠劲儿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有茂行和叔玉在,杨门的第三代也就有望了。
转眼间又到了旬休的日子,贾璋正躺在鹤鸣苑的拔步床上休息。
入值内阁虽然收获极多,但是内阁里的人个个都是人精,贾璋也不得不用心应对,他因此感到有些疲累,也是正常的事情。
就在他醒来迷迷糊糊坐起来的时候,红杏过来禀报道:“三爷,雪檀说有人过来给您送礼,问您收不收。”
送礼?
给他一个尚未入仕国子监生送礼,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他手里又没有什么权力。
不对,他有权力,他跟在杨阁老身边,这本身就是一种权力。
贾璋彻底清醒过来了。
他没有回答红杏的问题,慢吞吞地过去换了衣裳,又过去洗漱用早膳。
他不回答,红杏也不敢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