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红楼]贾璋传 > 第138章(第1页)

第138章(第1页)

满床笏这个典故出自《旧唐书》:“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于其上。”

后来经过口耳相传,这个典故变成了汾阳王郭子仪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皆来祝寿,孙辈及标下几十人皆为朝廷高官,众人拜寿时把笏板放满床头,家族无比兴旺昌盛。

因为寓意吉祥,《满床笏》在本朝也极其风靡,去年贾母过寿时点的戏就是这一折。在座的媳妇姑娘丫鬟婆子全都听过这一折戏,因此所有人都能听出来琏二奶奶的玩笑之意。

怪不得林大姑娘急着捂琏二奶奶的嘴巴呢。一时间,菁莪院内充满了欢乐的气息。

第109章分家析产收债情实,原吉献计省亲之策

又过了一些时日,荣国府分家了。

这件事是贾政在休沐时主动来找贾赦提的,贾赦心里忖度着这件事情八成是老太太让贾政过来跟他说的。

不过不管怎样,贾赦都很乐意接受。

即便仍旧要跟老二住在一起,但是能在族谱上跟老二分开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因为贾政和贾璋都是贾母的心头肉,所以贾母的分家方案还算公平。

祭田、学田和敕造荣国府的宅邸是大房的,其余的产业大房分六成,二房分四成;分家后荣府跟老亲走礼的花销与贾母的花销一家出一半,其余的花销都各自走自家的账。

在贾母去世前,荣国府不对外公布分家的消息,住处什么的也都不变,只荣禧堂的三间耳房换了主人,以后去那里理事的人就是史湘霓了。

贾赦对贾母的分法还算满意。

京中分家,去除祭田和学田外,嫡长子有得七成的,也有得六成的,贾母的分法是符合规矩礼法的。

虽说给老二分四成家产让贾赦觉得有些不爽,但贾母没有打破规矩给老二多分让大房受委屈,贾赦就已经很满意了。

所以他很痛快地在文书上签字画押了。

贾政却有些不想签字,但四成家产已经不少了,分家之事还是他主动提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贾政除了笑着签字画押外,又能怎么样呢?

他根本没有说不的勇气,小时候有贾母替他争抢,成婚后有王氏替他争抢,他早已习惯了别人把东西捧到他面前的日子。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从来都没有争抢的能力。

不过三天,荣国府内院府库和外院府库里的东西就全都被清点完了,几十年的账目也被账房盘好了,东大院和西大院后身都盖了新府库,这个家彻底分完了。

当贾赦去顺天府衙门把分家文书请回来,贾蓉开了祠堂在族谱把荣国府大房和二房分为两页后,贾母才有了分家的真实感。

贾母一开始是有些觉得自己有点对不起小儿子的,可是她很快就释然了。

贾赦的纨绔浮华和贾政的目下无尘未尝不是她偏心太过造成的恶果,虽然她在这两件事上不用负主要责任,但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人老了就该服老,她也七老八十了,以后只管颐养天年就是了。

至于孩子们的未来会怎么样,也只能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荣国府静悄悄地分了家,在分家后,史湘霓和邢夫人管着大房的家事,贾母派到二房的嬷嬷和李纨管着二房的家事。

底下的仆役一开始还有些不适应分家后的新生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也渐渐适应起来了。

在还债抄家后,荣国府就像祛除了根深蒂固的顽疾一样焕发了新生。不过京中不想还债的人家远比主动还债的人家多,新帝的收债之旅并不算十分顺利。

在新帝要求臣僚归还国库欠债后,内阁几位阁老和他们的门人都还了自家的欠债,荣国公府、宁国公府、镇国公府、修国公府等勋贵门庭也都都悄悄儿地把欠债还了。因为他们的识趣儿,新帝手头宽绰了不少。

但是在清远伯府还完债后,就再也没有宗亲勋贵去户部还债了。

剩下的人都是胆子大的,他们都在等,都在观望。

他们敢这样做的原因也很简单,翻遍史书,主动退位的太上皇和需要聆听太上皇训政的皇帝只本朝一例。俗话说天无二日,谁知道新帝能不能坐稳帝位?

万一太上皇对新帝不满把他换了,新皇帝会不会收债还是一回事儿呢!所以他们何必着急还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