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的目光,聚向了沮授,这位新近归顺的冀州第一谋士。
刘备期许的眼神,也看向了他。
“袁本初此人用兵,不善于出奇制胜,却最精于以势压人。”
“攻灭公孙瓒也好,击破曹操也罢,靠的皆是实力上的优势,步步为营,进而压垮对手。”
“袁绍这种用兵之法,缺点在于不知变通,优势却在于无懈可击,极难找出破绽`~。”
“依臣之见,袁绍此番进攻徐州,必定也会以相同战术,步步为营辗压而上,凭借优势兵力一步步推进至徐州腹地。”
“主上若起大军往徐州迎战,便是要与袁绍比拼国力,正面硬碰硬,臣以为未必就是上上之策。”
沮授一席话,将袁绍用兵的优劣,一一点明。
苏哲微微点头,倒是很赞同沮授的看法。
袁绍虽然有种种缺点,但身为天下最强霸主,又岂会真的一无是处。
强如公孙瓒,打得鲜卑乌桓等异族满地找牙,却被袁绍收拾的服服帖帖,最终只能龟缩在易京之中,连交战的勇气都没有。
为何?
就是如沮授说的那句话,袁绍用兵,最擅长的就是以势压人。
说通俗点,就是仗势欺人,以绝对的实力平推上去,没有任何的花巧可言。
这种打法虽然有点丑陋,但却能扬长避短,逼迫敌人只能正面比拼国力,无法出奇制胜。
就如历史上的官渡之战。
曹操前期虽然各种花里胡哨,打了不少漂亮的胜仗,却还是被袁绍一步步压迫,最终龟缩在了官渡,打成了一场比拼国力的消耗战。
而论国力,天下间谁又能比得过袁绍?
至于火烧乌巢,纯粹就是许攸叛逃这种小概率事件导致,曹操可以说完全是靠运气打赢了官渡之战。
就如现实的这场官渡之战,失去了许攸的叛逃,曹操没有狗屎运可踩,最终还不是为袁绍实力辗压,打输了官渡决战。
“公与言之有理,袁绍确实擅长以势压人。”
刘备深以为然,遂问道:
“那以公与之见,孤当如何破解袁绍这以势压人的战术?”
沮授却面露愧色,叹道:
“臣对袁绍的用兵之势了如指掌,但要说如何应对此次袁绍大举进攻,臣到目前为止,还没想出个应对良策来。”
沮授能看出问题所在,却并没有解决问题的手段。
至于卧龙和凤雏两位,沉吟不语,心中想来已经有所想法,却尚不成熟。
刘备最后的目光,只能落回到了苏哲身上。
“其实,主上要破解袁绍这以势压人的战术也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