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催着荷花嫂子给娘家送豆腐。
她们做了一大锅也吃不完,给亲家一半,剩下的给左邻右舍和本家的分分,让他们也为荷花儿高兴高兴。
果然,她在门口一吆喝,附近的邻居们都纷纷过来瞅。
毛蛋儿娘、黑壮嫂子、二蔫巴媳妇儿都跑过来看。
“哎呀,荷花儿真的做成啦?”
“不孬,尝着和二郎媳妇儿做的差不多味儿。”
“荷花儿,难学不?你学了多久啊?”
阮荷花急着给娘家送豆腐,就让她婆婆招待邻居们。
张母先把沈宁好一个夸,又夸她儿媳妇学得快,“儿媳妇说了,明儿你们来俺家换六两的豆腐,给二郎媳妇留着换七两的,行不?”
邻居们笑道:“行呀,豆腐娘子也说过了,今儿学会了几家,大家可以就近换豆腐。”
众人又纷纷夸沈宁大方,“一点都不小气,教咱做豆腐,也不怕咱抢她生意。”
毛蛋儿娘对二蔫巴媳妇儿道:“对吧,嫂子?”
二蔫巴媳妇儿尴尬地笑笑。
她心道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给吴秀娥送块豆腐吃。
以前沈宁做豆腐,吴秀娥是坚决不买的,现在这么多人会做,那她也能吃豆腐了吧?
她破天荒大方一回,换两斤豆腐,打算给吴秀娥送一斤。
顺便吐槽一下沈宁。
做个豆腐就全村最大方的人了?
那么大方咋还要东西呢?
她男人没时间,也没人给晒土坯,家里也没不好的自家不需要的木头,她只能得空去捡点不要钱的石头。
可石头多难捡啊,村里村外的都被人捡光送给裴二郎了,哪里还轮到她?
地下的那么大,她也挖不动呀。
所以她至今也没凑齐那二百文的材料!
沈宁和裴母一天做了三锅豆腐,不等下午就被换光了。
只有不够的,没有剩下的。
大家伙儿纷纷说二郎媳妇儿你行行好,再多做点豆腐,一天做五锅也不会剩下的。
沈宁自然婉拒啊,让他们去另外几家换也是一样的。
盘盘账,除开多换了几斤豆子,还收获了二十多斤豆渣。
第二天一早又是三锅浆子磨出来,自然又有二十多斤豆渣。
一下子家里豆渣泛滥。
裴母拿豆渣喂鹅,结果一丢过去,大白小白看见豆渣就嘎嘎叫着往外跑。
裴母跟沈宁笑道:“这鹅跟儿媳妇你似的,看见豆渣就躲。哈哈。”
沈宁:“可不么,我真吃够了,再吃要吃伤了。”
在沈宁看来,这东西本身就不好吃,毕竟精华都被拿走了呀。
小豆腐,它毕竟不是豆腐,但凡一个XX,再出一个小XX,那这个小XX基本就不够味儿。
现代就是当饲料和肥料的东西。
每天当调剂吃吃还行,顿顿吃谁能受得了?
反正她和裴长青本来不爱吃,珍珠也不咋喜欢,阿年是出于过去的饥饿才说好吃的,现在也不爱吃了。
也就裴母和裴父这种任劳任怨从不挑剔吃喝的老黄牛能一直吃。
裴母:“那我给你大伯母他们送些?”